鸿博体育节能减排是促进老工业基地转换动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手段。日前,江城日报社迎接党的二十大暨提升“四力”全媒体大型主题报道小组走进吉林石化公司炼油厂、乙烯厂,深入采访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节能减排务实创新之举及其推动产业绿色转型的巨大作用。
报道小组来到吉林石化公司炼油厂,参观催化裂化装置,了解企业产品结构调整及节能减排举措。厂区内几乎闻不到异味,草坪绿树随处可见。“我们建设了脱硫、除尘等环保设施,装置排放的尾气几乎都是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没有烟尘和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炼油厂技术科工作人员介绍,在保证清洁生产的同时,他们通过科学优化攻关,不断提升燃油质量,今年提前半年向市场投放更加清洁的国ⅥB标准车用汽油。
乙烯厂生产现场同样整洁有序。报道小组来到航空煤油生产装置,详细了解航空煤油绿色生产情况。“目前航空煤油年产量 50 万吨,主要满足省内民航需求。生产工艺对标国际先进水平,生产过程清洁环保,没有废水产生。”乙烯厂航空煤油车间负责人介绍说。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贯彻落实习生态文明思想,聚焦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深入推进节能减排,同时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随着产业结构持续调整、先进生产技术和环保技术广泛应用、精细化管理水平和环保观念日益提升,全市节能减排取得显著成效。十年来,我市全社会综合能源消耗量呈稳步下降趋势,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经济发展动能加快转换。
走进铁塔林立的吉林石化公司炼油厂,道路两侧绿草茵茵绿树成行,空气中几乎闻不到异味,生产尾气像白云一样融入蓝天,处处展现出花园工厂、清洁工厂的时代新貌。
我市作为老工业基地城市,传统产业在经济结构中长期占比较高,能源总体消耗量大,高消耗、高排放发展的老路走到了尽头。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贯彻落实习生态文明思想,聚焦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深入推进节能减排,同时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加快建设现代经济体系,将节能减排的“紧箍咒”变成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创新诀”,坚定不移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我市着力推动能耗高、污染重的传统工业企业搬迁改造,加快退二进三、腾笼换鸟,逐步解决产能落后、结构不合理的沉疴旧疾。
曾经重工业集聚的哈达湾老工业区,经过 10 年开发建设已经沧海桑田。2017年冀东水泥吉林公司也告别了哈达湾老工业区,淘汰了陈旧落后的水泥生产线,成为继吉林晨鸣纸业有限公司之后又一家完成环保迁建的大型工业企业。取而代之的冀东水泥永吉公司紧邻矿山建设了现代化水泥熟料生产线,实现集约化生产,大大降低了原材料运输成本。该公司还配套建设了余热发电项目,每年能减少8.1万吨的二氧化碳气体排放量,每年可消耗工业固废40万吨,环保效益十分显著。
在哈达湾老工厂原址,商业综合体昌邑万达广场、餐娱综合体金地里里等现代服务业项目,万达江畔华府等地产项目拔地而起,原本灰黑色调的工业区蜕变成流光溢彩的时尚街区。
我市重点工业企业强化科技创新、优化产品结构,将资源向排放更低、效益更高的产品转移。近年来,吉林石化公司先后关停了丙烯酸、精萘等低效生产装置,保证ABS、聚乙烯、合成橡胶等优势产品稳产高产。随着国家环保管控力度加大,机动车排放标准持续提高。2018年末,吉林石化建成投产35万吨/年烷基化装置,实现国Ⅵ油品质量升级目标。今年7月,吉林石化通过科学优化攻关,成功破解汽油质量再升级难题,更加清洁高效的国ⅥB标准车用汽油提前6个月投放市场。
10年来,我市产业结构持续优化,2021年第二产业比重比2012年下降了13.2个百分点,而排放强度约为二产1/3的第三产业比重则提升了10.3个百分点。
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工业“三废”也是宝贵的生产原料,生产余热也是可利用的能量。近年来,我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最大化利用资源能源。
吉林中泽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建设新型建材产业园,对大黑山钼业尾矿资源进行综合利用,既符合国家大宗固废处理政策、国家新型绿色建筑环保产业政策,又能满足新防火保温型集成建材市场发展需求。这个项目在“十四五”期间达产后,年综合利用钼尾矿1300万吨,尾矿综合利用率70%,年产值可达百亿元规模。
“能源就是资源、节能就是创效”得到企业普遍共识,不浪费一滴水、一度电的精细化管理理念渗透并落实到企业生产各个环节。
吉林化纤集团下属企业吉盟公司、奇峰公司腈纶生产过程发生化学放热反应。企业引入热泵机组,对腈纶生产线循环水系统进行余热回收,用于化纤股份人造丝生产加热,既减少了生产人造丝蒸汽消耗鸿博体育,又节约了大量冷却用水。这个热能回收利用项目一年可节约蒸汽20多万吨,降低生产成本2800余万元。
吉林石化炼油厂每年回收硫磺2万多吨,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硫4万余吨,回收的硫磺则用于生产硫酸,将污染物变成重要的化工原料。
蛟河天岗石材加工产生的石粉用来生产装饰材料,吉林石化生产丙烯腈产生的含硫废水用来生产化肥,热电企业排放的粉煤灰被用来生产建筑材料……
绿色低碳发展的大势,吸引越来越多的资本进入环保产业、循环经济领域,成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动力。
削减污染物排放关键是管住源头。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绿色企业创建,实施源头管控,开展点源网格化管理和“一源一策”攻关,全面提升工业企业绿色生产水平。
2014年,吉林石化建设完成污水深度处理项目,废水排放COD指标由原来的80毫 克/升进一步降到50毫克/升以下。2019 年,吉林石化动力一厂完成了为期5年的环保升级改造,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全面达到国家超低排放标准。
供热是北方城市耗能大户。我市在北方地区率先建成全城暖房子城市的同时,大力推进集中供热,从源头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排放。2021年,市区在网供热面积9165万平方米,其中5家热电厂供热面积达到8643万平方米,热电联产供热比例高达94.3%,从根本上改变了供热期空气污染严重的状况。
随着绿色农业发展纵深推进,2017年我市率先在全省开展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5年来处理农药包装废弃物1000多吨,有效控制了农药污染问题。
10年来,我市全社会综合能源消耗量呈稳步下降趋势,2021 年比2012年减少381.3万吨标准煤。“十三五”期间,我市单位 GDP能耗累计下降7.7%。2020年全市大气主要污染物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比2015年下降29.3%。
节能减排作为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手段,正在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有力推动了生态环境质量好转、增长方式转变、现代服务业和新兴产业崛起,拓宽了老工业基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振兴之路。
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需要消耗更多的资源能源,也就意味着要产生更多污染物、排放更多的温室气体,使气候变化加剧和生态环境恶化。
节能减排鸿博体育,是解决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直接而有效的手段。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生态文明思想,就像挤海绵里的水一样推进节能减排,促进了生态环境质量整体提升。
我市逐步淘汰高能耗、高排放落后产能,通过提高能源利用率、回收利用“三废”等措施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和排放。利用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全国节能宣传周、世界无车日等时机,我市大力宣传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倡导低碳生活。少开一次车、少用一个塑料袋、空调温度调高1摄氏度等环保行为成为文明新风尚。
除了政策引导、管理约束、观念养成,实现节能减排的关键还在于开拓创新。在“十四五”和未来一段时期,我市按照国家和省关于碳达峰的目标要求鸿博体育,聚焦“一主六双”“六新产业”“四新设施”和“六大产业集群”等方面,谋划推进节能环保、技术先进、行业领先的产业项目,严控高能耗、高排放项目发展。在持续减轻生态负担、提升环境质量的同时,我市将实施“冰雪”“避暑”双轮驱动,把绿水青山、冰天雪地生态资源优势转变成“金山银山”,让绿色低碳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
总之,我市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深入实施“四五”发展战略,加快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鸿博体育、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空间格局。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必将越走越宽。
目前,吉林石化公司转型升级项目第二个“百日会战”顺利收官,工艺技术及工艺单元采购、基础设计、详细设计、长周期设备采购准备等工作基本就绪,保证项目按计划顺利推进。
吉林石化前身吉林化学工业公司是“一五”期间兴建的国内首个大型化工基地,改革开放后完成了从传统煤化工向现代石油化工的转型。
如今,吉林石化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鸿博体育,踏上绿色低碳和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的新征程。总投资339亿元的转型升级项目,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省投资最大的单体工业项目,将有力拉动我市化工产业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
吉林石化转型升级以“减油增化”“绿色低碳”为方向,加快由“燃料”向“化工产品及有机材料”转型。项目实施后,吉林石化在保持原油加工能力不变的前提下,可减少油品产量263万吨/年,增产化工品约280万吨/年,实现中国石油东北地区炼化业务布局的战略性优化调整。
届时,吉林石化优势化工产品ABS、丙烯腈、甲甲酯产能国内领先,乙丙橡胶、苯乙烯、高密度聚乙烯规模优势充分发挥,新增EVA、双酚A、顺丁橡胶等产品,产业链得到进一步延伸,产品结构更加合理。
吉林石化转型升级项目建成投产前,将停运15万吨/年乙烯等7套规模小、技术落后、能耗高、效益低的装置,整体提升企业炼化一体化运行水平,降低能耗物耗。
在转型升级项目总体方案制定、装置工艺路线确定、公用工程方案优化等方面,他们采取节能型工艺流程、高效催化剂(溶剂)、余热综合利用等多种措施控制能源消耗,炼油、乙烯等装置的能耗指标,都低于国家标杆水平。
在中国石油集团公司系统谋划、统筹支持下,依托我省“陆上风光三峡”工程,吉林石化转型升级项目与吉林油田风光发电项目联动实施,转型升级新增用电全部由吉林油田绿电保障,有效降低碳排放。
围绕吉林石化转型升级项目,我市积极打造聚烯烃合成材料、高端工程塑料、特种纤维材料、车用轻量化材料、高端精细化学品、生物基材料等大产业链,谋划包装POE 弹性体、聚氨酯汽车制品等项目120 个,总投资达903亿元。一系列化工延链、补链、强链项目将强势崛起,为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