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博体育能源会计是现代企业会计的新兴分支,它综合运用会计学、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以节能减排目标为指导,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有关能源法律、法规为主要依据,对企业的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活动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以达到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目的。能源会计信息披露则是能源会计最主要和最基本的问题。近年来,我国经济在迅猛增长的同时也付出了很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日趋紧张的资源危机以及环境污染,使得当前实现节能减排目标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而传统会计并没有把节能减排的支出和收益纳入其核算体系,因此,进行能源会计信息披露,揭示企业能源的利用及环境污染的治理情况,是当前形势的必然要求。
能源会计信息披露既是国民经济宏观管理的需要,也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及时有效地披露信息,有助于企业自觉树立起节能减排的意识,并付诸于实际行动,从而促使企业加强能源成本的管理和控制,有效地降低能源成本,正确核算节能减排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从宏观方面来看,我国节能减排问题相当严峻,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将企业披露的能源会计信息作为宏观决策的重要基础。从微观方面来看,由于企业的节能减排意识不强以及信息的不对称性,企业可能只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信息进行披露,因而,有必要强制要求企业进行能源会计信息披露。同时,为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迫切需要调动企业自愿披露更多有用信息的主动性,以弥补强制披露机制下信息量不足和相关性差等缺陷。
在对能源会计信息进行披露时,应根据与节能减排相关的经济事项对企业过去、现在和将来的财务状况、生产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状况的影响程度来选择合理的信息披露模式。重要性的标准由企业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对于达到重要性标准的信息应该充分、准确地揭示;对于那些不太重要的信息则采取一种简要的方式予以披露;而对于十分重要的经济事项,还必须提供独立的信息报告,以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所谓成本效益原则是指某一经济主体在实施某一行动时,其获取的经济效益必须大于为实施该行动而付出的成本。强调重要性原则其实也就是强调信息披露的成本效益问题,如果对那些不重要的信息也进行详细披露,势必导致信息成本大于收益。
企业从自身利益出发,往往不会全面、如实地披露其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有的甚至还会弄虚作假。因此,应加强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中介机构的监督,包括行政管理、监督和专项能源审计。其中,由会计师事务所或国家审计机关进行的专项能源审计,依据国家节能减排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的会计法规、制度和准则,对能源会计信息的合理性、合法性、全面性及真实性进行审查与鉴定,强化了对能源会计的再监督,从而促使企业不断加强能源会计信息披露工作。
能源会计信息可分为能源会计要素信息以及节能减排绩效信息两部分。能源会计要素信息主要指应在财务报表内作为正式项目反映的与节能减排有关的会计信息,属于可以用货币量化反映的内容。而节能减排绩效信息主要反映企业无法在财务报表内作为正式项目反映,但可以用其他形式灵活披露的与节能减排相关的会计信息,其内容主要是定性的或可以用实物、技术指标量化的。下面对这两种能源会计信息披露分别予以论述。
指企业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中取得,由企业所拥有或控制且能够为企业提供未来经济利益的能源资源,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电等。
指企业发生的、符合负债的确认标准并且与节能减排相关的义务,如为购入节能设备而发生的长期借款、短期借款、应付利息以及为治理环境而支付的应付环保费、应交环境资源税、应交燃油税、其他应交款等。
指企业所有者所拥有或投入的利益,主要有能源资本、节能基金和从损益账户转来的能源利润组成,如吸收投资者投入的煤、石油、天然气及投入的节能设备、设立的节能基金等。其中的“能源资本”可理解为国家因其对能源拥有所有权而形成的国家权益;“节能基金”可看作是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需专款专用的资本,其性质与盈余公积相同。
反映会计主体采取节能减排措施所得到的收益,包括节能减排业绩卓著奖励、节能减排项目借款获得的贴息、购置节能设备获得的政府价格补贴、环境损害补偿收入、环境污染罚款收入、节能减排错失机会收益等等。
指企业在其经济活动中所发生的能源消耗以及为实现节能减排目标而发生的支出,包括:①能源消耗成本: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对能源的耗用或使用的成本;②能源管理成本:核算通过先进技术以及先进的管理手段实现节能而发生的费用;③环境支出成本:核算环境预防费用、环境治理费用、环境补偿费用和环境发展费用等;④环境破坏成本:核算由于三废排放、重大事故、资源消耗失控等造成的环境污染与破坏的损失。
能源会计信息披露是企业日常能源会计核算的进一步延伸,它既可在现行的财务报告中披露,也可单独编制能源信息报告加以披露。就我国目前企业会计工作的实际状况而言,应在现行的财务报告中单设项目披露。
首先,在现行资产负债表中增设有关能源方面的披露项目。其中资产方增加能源性资产、能源折耗项目,在长期投资项目下增设“节能投资”明细科目鸿博体育,反映企业截至期末所发生的节能投资额。在固定资产项目下增设“节能固定资产”明细科目,反映企业用于节能的专项固定资产,在累计折旧项目下增设“节能固定资产折旧”明细科目,在固定资产减值准备项目下增设“节能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明细科目,在长期待摊费用项目下增设“长期待摊节能减排费用”明细科目,应付环保费、应交环境资源税、应交燃油税等则在负债方的流动负债项目下列示,在所有者权益下增加能源资本项目,节能基金则列示在盈余公积项目下。
其次,在资产负债表后再增加一份附表,即能源资产负债明细表,将能源性资产、节能投资、节能固定资产、能源折耗以及应付环保费、应交燃油税、能源资本等分明细予以列示,以便完整地披露企业有关节能减排方面的信息。
另外,以现行利润表为基础,在表中增设能源支出和能源收入项目。具体来说,在营业利润项目后,增设收益性能源支出项目,揭示企业在其经济活动中所发生的能源消耗以及为实现节能减排目标而发生的支出,如能源消耗成本、能源管理成本、环境支出成本、环境破坏成本等;增设能源收入项目,揭示节能、治污和保护环境获得的当期能源收入,如获得的节能减排业绩卓著奖励收入、获得的节能减排补贴款、环境损害补偿收入、环境污染罚款收入、节能减排错失机会收益等等。同时,在利润表后也增加一份附表,即能源损益明细表,详细反映企业在会计期间内因节能减排而产生的损益。
按照能源受托责任的要求,企业除了需要披露应在传统财务会计和财务会计报告框架内披露的会计信息外,还必须对节能减排绩效予以说明和报告。所谓节能减排绩效,主要是指企业由于实施节能减排措施而产生的结果和成效。节能减排绩效信息同样应是会计信息披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该部分既有货币信息,也有非货币信息,但主要以非货币性信息为主鸿博体育。笔者认为,反映企业节能减排绩效信息的内容主要应该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节能减排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该部分以货币性信息为主,主要包括:能源节约额、能源成本降低额、能源利润、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额等。
(2)企业能源法规执行情况。主要包括:企业执行能源法规的结果、节能减排实施效果及未达标的原因等。
(3)企业环境质量情况。主要包括:污染物排放情况;主要环境质量指标的达标情况;污染事故的发生情况等。
(4)环境治理和污染物利用情况。主要包括:污染治理情况;从事环境治理、检测、研究的机构和人员情况等。
2011年10月份,7个地区的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正式启动。经过两年多时间的努力,截至2013年底,深圳、上海、北京、广东、天津五个省市已正式上线碳排放权交易,湖北、重庆将在2014年启动碳排放交易市场。在试点的同时,国家也着手开始建立全国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工作,计划在“十三.五”期间形成全国统一碳市场。
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地区控排企业(以下简称“控排企业”)应当充分重视碳资产经营管理,通过制度保障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运用科学手段防范控制经营风险,用好用足政策,主动应对,确保完成履约等各项义务。
控排企业应通过《碳资产经营管理办法》等制度,明确碳排放指标的“资产”属性,规范碳资产的管理模式,指定控排企业碳资产归口管理部门,明确相关岗位职责,建立并完善相关工作机制和流程,通过制度保障建立碳资产经营管理的常态化工作机制。
碳市场作为一个新兴事物,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这就要求进行碳资产经营管理的相关人员不但要了解金融、期货等经济学方面的知识,同时还要精通碳排放的监测、报告与核查等技术问题,这无疑对任何一家控排企业都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因此要尽快开展对碳市场经营、管理人员以及碳排放数据管理、排放报告编制人员的培训工作,保障基层工作顺利开展。
当然,各个企业单独进行一整套的能力建设,尤其是对中小电厂来说,具备一定的困难。对于大型集团企业建议制定集团层面的碳资产管理办法,设立专门的碳资产管理公司或机构,对控排企业进行统一管理,建立统一的碳排放信息报送平台,发挥规模优势和专业优势,实现碳资产的保值增值,更低成本的完成履约义务。
各试点在碳排放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中都规定了控排企业需要完成的一系列义务,包括碳排放监测、报告、配合第三方机构对碳排放报告进行核查、配合政府部门审定年度碳排放量、配额清缴等义务。如上海市规定每年要向市发展改革部门报送碳排放监测计划和碳排放报告,企业必须严格按照规定履行上述义务,否则将面临处罚。
除配额清缴外,控排企业也要重视年度碳排放报告的编制。第三方核查机构和主管部门将对控排企业上报的碳排放报告进行核查、审定,以确定控排企业上一年度的实际排放情况,审定完成后即可最终确定控排企业的配额缺口。编制碳排放报告的基础和前提是必须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和碳资产管理工作机制,摸清自己的家底,确保所报数据和信息的及时性、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避免由于数据缺失给控排企业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为节省人力物力并提高专业性,以上监测、报告等义务可考虑委托专业的碳资产管理机构来完成。
控排企业获得的碳排放权配额(以下简称“配额”)和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是一种无形资产,如果通过合理的碳资产经营管理,则可以降低履约成本,进而实现盈利。同时,市场的波动,也存在巨大的风险。因此,启动专业的碳资产经营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进行专业的碳资产经营管理首先要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履约计划。控排企业要摸清自己的家底,结合配额发放情况,了解配额缺口;对自身减排成本和碳价格等因素进行比较分析,统筹好自身减排和购买碳排放指标的关系;合理配置CCER,降低履约成本。
抵销机制,是指通过开发具有减排效益的项目获取抵销信用,可供控排企业使用来完成减排义务。目前各地均规定控排企业可以将一定比例的CCER用于配额清缴。用于清缴时,每吨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相当于1吨碳排放配额。
企业若想节约配额,需要通过投资对企业进行节能改造或者减产(非电力企业)才能实现,因此配额成本相对较高。而碳抵消可以通过对CCER项目、节能项目和碳汇项目产生的碳减排量进行审定和核查即可获得,这些碳减排量均是上述项目的副产品,且审定和核查成本较低,因此获取碳抵消的综合成本较低。且碳排放权抵消在使用上有一定的限制,无法像配额一样随意使用。因此, CCER的价格通常低于配额,因此,控排企业可根据当地政策和自身实际情况,尽可能使用最大数量的CCER代替配额用于清缴,实现低成本履约。
按照各地相关规定,控排企业只需在履约期限之日清缴足量配额即可,在此之前企业可以自行处置。企业如果将这部分资产闲置,不但是对资源的浪费,也可能面临履约时配额不足,须以高价从市场购买或无处可买的被动局面。如不能完成履约,按照试点地区碳排放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主管部门将对控排企业处以高额罚款,并采取行政处理措施。如根据北京市规定,重点排放单位超出配额许可范围进行排放的,责令限期履行控制排放责任,并可根据其超出配额许可范围的碳排放量,按照市场均价的3至5倍予以处罚。上海市则规定纳入配额管理的单位未按照规定履行配额清缴义务,除罚款外,项目审批部门将不予受理其下一年度新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报告表或者节能评估报告书。
建议控排企业每月统计碳排放量,结合碳指标拥有情况,提前评估缺口数量,以便提前开展配额交易。通常来说,较长的时间窗口有利于平抑价格风险。
从长期来看,配额的价格是由平均减排成本决定的;从短期来看,受供需、政策、经济、环境、能源价格等方面因素的影响。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出,除深圳有一定的流动性外,其他碳交易市场的流动性严重不足,市场无法起到发现价格的作用。目前尚无法判断未来的价格,但从中国目前市场平均减排成本的角度分析,预计未来配额的合理价格可能在40-80元人民币/吨之间。
配额交易具有较大的风险,需要具备较强的市场分析能力,并建立完善的风险管控体系,同时配额价格的波动还要求控排企业具备一定的抗风险能力,这对单个企业来说很难做到。另外,控排企业最终决定是采用自身减排还是购买配额乃至置换CCER,需要结合减排成本、碳资产价格等多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鉴于碳资产经营管理的专业性和复杂性,建议由专业人员来操作,降低风险。
近年来,环境的逐渐恶化,使全球各国政府、公司和个人对环境、气候变化给予了极大的关注。温室效应就是环境变化的最主要表现,而温室气体是产生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从而使得温室气体减排成为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对策。温室气体减排机制的实施促进了碳交易及碳市场的产生和发展。碳信息作为碳交易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随着碳交易市场的发展而完善。当前我国企业正面临着政府和公众的减排压力鸿博体育,越来越多的公司也正积极地应对气候变化,切实采取减排行动。碳信息作为碳交易发展的必然产物,得到了国际组织、各国政府和企业的关注,这也是碳信息披露取得重大进展的重要原因。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碳信息披露的可信度和决策有用性还有待进一步的改进。因而,研究我国企业碳信息披露相关问题无疑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目前,我国企业自主披露碳信息的意识和意愿还比较薄弱,在碳信息披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发展上也处于起步阶段。企业财务报表和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也未提及节能减排等方面的信息,只有一些污染比较严重的企业在其社会责任报告中披露了有关环境污染防治方面的责任。就我国碳信息披露有关的法律法规现状而言,我国还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科学、规范、统一的企业碳信息披露系统。在中国现有相关法律法规中,起着总领作用的是国家环保总局实施的《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办法》第三章中列明了企业应当公开的相关环境信息的情况。同时,国家证监会也对外公布了《关于重污染行业生产经营公司IPO申请申报文件的通知》,规定了首次申请公开发行股票的企业,如果是重污染行业企业,申请文件中必须有经过国家环保总局核实的意见。若意见给出未达标,则不会受理相关的申请。《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引》、《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也对我国碳信息披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2009年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之后,低碳经济成为人们关注和讨论的焦点,一些企业开始在社会责任报告中披露有关节能减排方面的信息,但参与到碳信息披露项目中去的企业较少。根据CDP(碳信息披露项目)2011年中国报告的调查统计,在我国100家样本企业中有71家了社会责任报告,其中87%的报告明确提到了气候变化,有73%的报告设置了专门的章节加以论述,32%的报告在领导致辞中提及。在披露内容方面,71家公司中有92%的公司都披露了其有关温室气体减排或节能减排的具体行动,有63%的报告提及了公司“节能项目”,28%的报告提及了“可再生能源相关的项目”,70%的公司披露了和温室气体排放有关的量化信息,涉及能源消耗量、温室气体减排量和碳交易信息等方面,而提到“碳交易”信息的报告较少,只有10份。然而,以上碳信息披露项目统计的所有社会责任报告都未说明计算温室气体所用的方法和是否对数据进行了独立的第三方审核。因此,从总体上来讲,我国碳信息披露暂时无独立、统一的报告形式;碳信息披露内容零散,无固定格式,可比性较差;未经第三方认证,可信度不强。
从目前企业对外披露的社会责任报告中,可以很容易看出企业披露的更多只是关注企业对社会的贡献以及承担的社会责任,目的更倾向于塑造企业本身的美好形象。但是对于一些有损公司形象的数据以及事件,因为担心会对企业造成大的负面影响,大多数企业选择直接避免披露或者披露小部分。类似的做法就好比是报喜不报忧,真正应当披露的信息并没有披露,利益相关者真正迫切需要了解的信息并没有获取到。
企业在碳信息披露时的数据多为定性信息,而非定量的数据信息,而且绝大部分都不规范。比如社会责任报告中大部分是提到减少了碳排放量,而真正减少了多少,利益相关者却无从考证,多数以模棱两可的方式带过。而在大多数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对于有关碳排放信息方面的数据并不多。唯一提到的仅是二氧化碳的减少量,其他温室气体的减少量也并未详细披露出来。这样则更加不利于我们以确切的数据对企业的碳信息披露情况进行分析。
企业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以及实现投资者利益的最大化。因此,企业在发展中不可避免地会盲目地追求经济利益。碳信息披露的成本代价往往成为企业首要的考虑因素,因此披露的内容往往也就不客观、真实。公司管理层往往只是过于担心披露不好的一面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而非考虑改善整个公司生存环境对企业所带来的益处。公司管理层只会致力于披露对企业有利的碳排放信息,从而树立企业在社会中的美好形象。这样所披露出的信息对使用者的决策并没有起到很大的积极作用。反而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利益相关者不能对企业的发展现状做出最为直观有效的判断,从而无法做出符合公司发展战略的决策,最终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的发展是为了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这是无可厚非的事实。但是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的过程中,往往会看重短期的利益,而忽略长远的利益。在缺乏外在有效监管以及本身并没有多大的自觉性的情况下,企业更倾向于打法律空缺的球。碳排放信息的披露也就往往随意性较大,质量不高。同时,国家给予相关碳信息披露的补偿或优惠措施往往不多,根本就弥补不了企业相应付出的成本代价,这导致企业过多地担心其费用对利润的影响,从而缺乏积极性。
该框架可由核算、管理和审计三部分构成,其中核算部分包括收集、记录减排数据以及编制减排报告;管理部分包括确定减排目标、制定和实施减排计划以及编制减排报告;审计部分包括减排报告的审核和减排数量的鉴证。这三个部分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碳排放数据的核算是碳减排管理的基础。碳减排数据的审计和鉴证为碳减排管理提供了可靠的信息支持鸿博体育。碳管理水平的提高又减少了审计和鉴证的风险。与国际CDP相比,这样的碳信息披露框架更侧重于公司具体的碳减排行为,披露内容更详细具体,这与我国碳交易处于低水平的国情是相适应的,能够为利益相关者提供更有价值的碳交易信息.
国外披露碳信息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较我国起步早,发展得也比我国完善,出台了很多资金扶助和税收优惠政策,以鼓励企业提高能源效率,减少碳排放。比如英国出台的气候变化税、碳基金、气候变化协议等。而我国,由于缺少相关的资金扶持和税收优惠政策,造成企业碳信息披露的压力小、动力不足。为此,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建立健全的配套政策和制度,给实施节能减排企业予更多的政策支持,调动企业主动披露碳信息的积极性。
我国环保部门应对上市公司的碳信息披露做出技术性基础规定,并会同证券管理部门对污染企业上市进行环境审核,确定上市公司碳排放会计信息披露指标数据。由于不同的行业经营特点,消耗能源方式也不一样,涉及的碳信息披露也各不相同。钢铁、化工等行业更多地涉及化石能源的利用效率,以及二氧化碳的直接排放;水电、沼气等清洁能源发电行业有更多地参与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的机会,从而可能更多地涉及节能减排的成本、收益核算等;智能电网行业可能更倾向于减少电能在传输中的损耗,以及接入清洁能源从而替代性地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耗和二氧化碳的排放。另外,还应建立健全碳信息审核制度、规则,使企业经过统一标准的审核,以保证其线、规范企业碳信息披露的形式
目前,我国缺乏独立的披露碳信息的报告形式。碳信息零散地分布在年报、招股说明书、社会责任报告中。基于我国碳交易实践发展的不同阶段,我们可以分阶段建立碳信息披露报告形式。在碳排放会计准则出台前,我们可以在社会责任报告中专设一个部分,单独披露碳信息,框架可以参照碳信息披露项目,以企业实施节能减碳的意识、具体行动、战略等定性内容为主。在我国碳排放会计准则出台后,随着碳交易市场的建立健全,我们可以将通用的财务业绩指标与环境绩效指标和资源消耗指标有机结合,形成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碳信息披露体系。
[1] 刘誉、田翠香:我国企业碳信息披露的现状与困境――基于CDP中国100数据的研究[J].商业会计,2015(1).
[2] 常运艳:我国企业碳信息披露浅议[J].财务与会计,2015(10).
[3] 王妮佳:我国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问题探析[J].绿色财会,2015(7).
[4] 王沁:碳信息披露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分析[J].时代金融,2014(2).
[5] 陈华、王海燕、荆新:中国企业碳信息披露:内容界定、计量方法和现状研究[J].会计研究,2013(12).
[6] 张彩平、谭德明:国际碳信息披露十年回顾与展望[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
2016年全国“两会”恰逢“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作为“十三五”的重要板块,节能减排行业关注度持续上升,新疆通信行业作为行业内的一个重要部门,如何推进本地区节能减排产业的发展,促进节能减排工作有效实施,成为工作中的重中重。自2007年以来,各电信企业就先后将节能减排工作纳入生产管理的内容,取得一定的成效。对各电信企业来说节能减排工作是以节能为主,不断降低能耗占收入的比例,而能耗的有效降低,则需要全方面的评估勘测。
节能,从微观说主要包括技术节能、管理节能两个方面。技术节能,主要包括技术改造,推广新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的应用;IDC机房和基站降温技术等。管理节能包括杜绝浪费的管理、技术改造项目的管理、对科技人员创新节能减排工作的激励政策等。1.1从技术节能方面看,主要在地域、场景、节能设备性能的不同因地制宜上存在不足。(1)在地域上,新疆的北疆地区风源较充沛,较适合风能利用,而南疆部分地区风源充沛、沙尘也多,而沙尘对风机寿命影响较大;相反,南疆的太阳能较充沛,较适合利用太阳能;有的地域太阳能、风能均较丰富还要解决风能、光能应用转换,实现风光互补。(2)在场景上,主要是针对IDC机房和基站的室温调控的应用。室温调控可采用精确送风、智能新风系统、智能换热系统三种技术。还可对若干机房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与改造,利用新疆得天独厚的天气,尤其是北疆,秋冬季可以利用自然冷源,实现地板下通风。对数据应用初期的机房地板的拆除改造,同时失去了利用自然通风降温的功能。建议在可能的条件下,尽量多利用自然风源、冷源实现绿色IDC和绿色基站。(3)在节能设备性能上看,各种节能产品种类很多,但也有良莠不齐的问题、适应不能满足特殊地域、场景条件的问题。比如一般的风机可能对沙尘浸蚀的防范性能不足,有的电池组对温差变化设置范围较窄,各单位在选购时不应仅根据产品说明书来决定,还须考虑应用的实际条件,建议对相关设备在决定购置前进行必要的测试。(4)节能减排使用的技术是多方面的。除精确送风、智能新风、智能换热技术外,尚有逆变电源技术、空调添加剂技术、电源直流远供技术、根据任务对设备运行要求有无自动关闭、开启技术、变压器降容技术等。1.2管理节能方面,从国家层面看,主要是对节能减排的政策支持,从企业层面看,主要是需要提升对节能减排项目的管理,建立对创新活动的激励机制。
《节约能源法》规定:“国家鼓励节能服务机构的发展,支持节能服务机构开展节能咨询、设计、评估、检测、审计、认证等服务”。自2007年,新疆通信行业各企业陆续开展并不断扩大节能减排投资,取得了不菲的成效,但由于节能减排工程具有大量创新的特性,新技术、新设备均需接受企业使用实践的检验,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效益已经成为节能减排投资管理的一项内容。对节能减排投资项目进行“前评估、后评价”,目的就是降低投资浪费,杜绝无效投资。
根据《节约能源法》关于“国家鼓励节能服务机构的发展,支持节能服务机构开展节能咨询、设计、评估、检测、审计、认证等服务”的规定,新疆通信学会成立节能减排评估专家组。评估专家组的主要任务是应企业的要求,对投资项目进行“前评估、后评价”。“前评估”是指对节能项目技术可行性分析,包括节能项目适用场景评估、节能项目生命周期评估、节能实施效果及风险分析等。“后评价”是指节能投资项目完成后的效果和效益评价,包括设计技术水平综合评价、项目工程建设评价、项目投资管理评价、项目工程竣工验收评价、生产运行评价、管理水平评价等。新疆通信行业专家委员会设立“设备与环境”专业组。设备与环境专业组由相关专家组成。专业组设组长一人、副组长一人,成员若干。专家组可受邀承担各企业的前评估、后评价任务。对行业来说,实施前评估后评价根本目的在于保证投资效益。通信行业节能减排投资项目的一个特点是分散,一个点的投资不一定很多,所以并不是企业的每一个节能减排投资项目都要进行前评估后评价。每一个项目也不是都必须由学会建立的节能减排专家评价组评估,可由企业自己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评估或邀请社会第三方评估。而后评价,则应由学会建立的节能减排专家评价组实施。关于前评估与企业决策之间的关系。投资评估在企业领导的指导下进行,以防止投资浪费,提高投资效益为目的,而前评估的结论可作为企业领导投资决策的基础之一。
(1)节能减排投资(改造)项目,企业可自行组织专家开展前评估,填写前评估报告书,供企业领导决策参考。其中较大工程可邀请通信学会专家组评估。(2)新疆通信行业专家组承担的前评估后评价项目,由企业向学会提出书面邀请,学会在履行服务会员的宗旨上及时组织不少于5名专家组成的评估、评价组,并按时完成评估、评价勘测任务。(3)专家评估、评价组对项目评估、评价后及时填写前评估报告书、后评价报告书。报告书中应包含项目的评估勘测具体数据及具体建议。(4)学会根据专家组作出的前评估、后评价意见,组织节能减排专家委员会议进行评审表决。
一、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低水平重复建设。提高项目节能环保准入门槛和“两高”行业项目资本金比例,引导金融机构严格限制高耗能和产能过剩行业贷款。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今年计划关停小火电机组1500万千瓦,淘汰落后炼铁产能1000万吨、炼钢600万吨、造纸50万吨。中央财政采取转移支付方式,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淘汰落后产能给予奖励。
二、继续加大重点工程实施力度。安排新增中央投资、中央预算内投资、中央财政资金支持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循环经济和重点工业污染治理项目;支持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重大环保技术示范项目;支持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项目。
三、加快推广高效节能产品。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今明两年通过财政补贴方式,对达到能效等级1级或2级标准的高效节能空调、电冰箱、洗衣机等10大类产品,加大推广力度。今年通过财政补贴方式推广节能灯1亿只,支持在13个城市开展节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试点。
四、积极推进循环经济发展鸿博体育。深化国家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和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支持建设一批循环经济重点项目。开展“循环经济专家行”活动,推广典型经验。大力推进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报废汽车、废旧家电回收利用。加快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研究建立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和统计制度。
五、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研究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政策,鼓励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为中小企业、公共机构实施节能诊断、融资和改造服务。研究制定加快推进城镇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化发展意见。
六、继续强化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加快完善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体系。开展2008年省级政府及重点企业节能减排目标责任现场评价考核,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告,落实奖惩措施。
(二)总体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把节能减排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突出抓好重点行业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建立和完善节能减排监测体系、考核体系和责任体系,着力形成集约型的增长方式和节约型的消费模式,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法规和标准为规范,以监测中心等服务机构为依托、以统计和计量等为基础的节能减排协同推进机制,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三)制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按照“管住增量、调整存量、上大压小、扶优汰劣”的思路,制定《亳州市工业领域产业结构调整意见》及淘汰落后产能的年度工作方案,将节能减排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刚性指标。
(四)淘汰和改造升级落后产能。在巩固关闭新老“五小”成果、防止反弹的基础上,加快对落后产能的淘汰和改造升级。,关停并转立窑水泥生产线条(涡阳县龙山水泥厂),淘汰落后产能7万吨,节能1.5万吨标准煤。“十一五”期间,完成对3台热电机组的技术改造和升级换代。预计年节能2.2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140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4.8万吨。
(五)择优发展节能环保型产业。大力发展低能耗、轻污染的先进制造业和面向生产的服务业,积极发展生物质能包括秸秆气化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同时,建立高耗能高污染企业档案,取消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及企业实行的优惠政策,实现我市产业结构向节约型、环保型转变。
(六)从源头控制高污染高耗能企业。严格控制新建高耗能项目,严把土地、信贷两个闸门,提高节能环保市场准入门槛,严格执行新建项目节能评估审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项目核准程序,建立相应的项目审批问责制。对未进行节能环保审查或未通过审查的项目,审批部门一律不得审批、核准或备案,土地管理部门不得通过土地预审,不得批准用地,银行不得提供贷款,规划、建设和安全监管等部门不得为其办理相关手续。
(七)实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建立十大重点节能工程项目库,制定分年度实施计划。通过实施燃煤工业锅炉(窑炉)改造、区域热电联产、余热余压利用、节约和替代石油、电机系统节能、能量系统优化、建筑节能、绿色照明、政府机构节能以及节能监测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等节能工程,实现节能12万吨标准煤以上、节电近1亿千瓦时。组织实施8个重点节能示范项目,开展电机改造节能专项行动。
(八)实施污染治理重点工程。到2010年,累计建成4个城市污水处理项目,全市污水处理能力17万吨,预计削减化学需氧量1.1万吨;全市25个重点工业废水治理项目按计划建成投运,预计削减化学需氧量0.21万吨。
(九)大力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组织产学研联合,开展重点行业节能减排等攻关研究。在电力、化工、建材、纺织、造纸、建筑等重点行业,推广一批节能减排技术。加强节电、节油农业机械和农产品加工设备及农业节水、节肥、节药技术推广。
(十)多渠道扩大投入。建立以企业自筹、金融机构贷款、社会资金投入和财政资金引导为主的节能减排投入机制。从起,市财政设立节能专项资金,主要用于补助以节能降耗和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等为主要目标的节能示范项目、技术与产品的推广等,并将根据财力增长情况逐步扩大资金规模;从市级排污费中安排专项资金,支持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测装置建设。同时,积极争取中央、省财政节能减排专项资金,落实市内配套资金,并引导企业、金融机构及社会加大对节能减排的投入。县级财政也要加大对节能减排的投入。
(十一)加强国债项目监管。督促项目承担企业认真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严格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和工程质量领导责任制以及国债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切实加强国债资金管理,确保项目顺利实施。继续做好新的国债项目争取工作。
(十二)抓好重点企业节能减排。对列入全国千家、全省百家和全市节能行动计划的14户企业开展能源审计,编制节能规划,实施对标改造,确保“十一五”期间14户企业节能10万吨以上标准煤。对污染物超总量排放和超标排放的企业,实行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
(十三)引导商业节能。组织实施零售业节能行动,在全市大型商业场所推广使用节能设施,推行节能标签制度。督促和指导批发零售业实现万元营业额能耗降低5%的目标。
(十四)抓好农村节能。加快淘汰和更新高耗能落后农业机械,大力发展农村户用沼气和大中型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推广省柴节煤灶。加快集约化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合理使用农药、肥料,减少农村面源污染。
(十五)加强交通运输节能。强化营运车辆技术状况的监管,禁止油耗大、不符合运输条件的车辆、船舶进入运输市场。大力宣传和应用道路运输节能技术,鼓励运输企业淘汰老旧汽车。
(十六)推进建筑节能。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建筑,严格执行新建建筑节能50%的设计标准,达不到标准的不准开工建设和销售。新建筑设计要体现优先利用太阳能的原则。做好建筑节能专项示范工程和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应用的试点。鼓励采用高效照明电器和变频节电技术,实施“绿色照明”工程。
(十七)推动政府机关节能。政府机关发挥表率作用,培养节能习惯。推进政府机构优先采购节能和环境标志产品。严格机关公务用车管理。研究制定机关办公用房用能设备运行标准,对达不到节能标准的办公用房分批进行改造。规范办公用品的采购、配备和使用,大力推动节能产品采购。市直机关率先使用节能灯,设定空调温度。
(十八)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开展循环经济试点,积极探索节能减排的新模式,并及时总结推广。全面培育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体系。推进垃圾资源化利用,县级以上城市(含县城)要建立健全垃圾收集系统,全面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建设。
(十九)推进资源综合利用。推进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煤矸石、大宗工业废弃物、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推动新型墙体材料和利废建材产业化示范。城市建设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确保从1月1日起亳州市城区和涡阳县城区实现“禁实”目标;1月1日起蒙城、利辛城区实现“禁实”目标。拓宽散装水泥发展的深度和广度,提高水泥散装量和预拌混凝土使用量。
(二十)加强节能监测监察机构建设。加强市节能监测与技术服务中心建设,组建市节能监察机构,为节能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二十一)加强环境监测及环保执法能力建设。加强环境监测和应急管理机构建设。2010年,市、县级环境监测站达到国家常规监测和应急监测能力要求,市环境监察机构达到一级标准化建设要求,县达到三级以上建设要求。
(二十二)加强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建设。到底,国控、和省控重点污染源以及所有城市污水处理厂全部完成自动监测设备安装与联网任务,基本建成市级环境监控中心,初步实现网络上报污染物排放数据和调度减排措施。城市污水处理厂在线自动监控系统与建设部门联网。
(二十三)加强节能监测、监察和重点污染源巡查。每年抽查2-3家用能在1000吨标准煤以上的耗能企业,对其设备耗能情况进行监测。同时,加强节能监察,对严重违法或突破能耗限额标准的企业实行处罚,并限期整改。对国控4家、省控9家重点污染源实施每月一次的巡查制度。
(二十四)严把节能审查和环境影响评价关。把节能、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作为环评审批的前置性条件。禁止新上不符合国家节能环保法律法规的建设项目。对不履行节能环保“三同时”的,责令停止生产;对节能及污染防治设施不同步运行或运行不正常的试生产企业,责令停止试生产并限期改正。严格执行环评审批向上级报告备案制度和向社会公示制度。落实各类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的规划环评。推动市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专项规划的环评工作。
(二十五)建立节能减排工作督查制度。市每年组织两次节能减排工作督查,重点对建设项目节能审查、环境影响评价及“三同时”执行情况、节能和环境违法案件、媒体曝光案件及重点案件的查处与落实情况等实施督查,重大问题及时向市政府专题报告。建立环境后督查制度和市直单位包干督查制度。扩大重点监控污染企业实行环境监督员制度的试点范围。
(二十六)实行区域环评限批制度。对没有完成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目标、重点治污工程未达到目标责任书要求和落后产能淘汰任务未完成,以及区域内出现2起以上严重违反建设项目环评和“三同时”制度的县区,实行区域环评限批,直至整改到位;对没有完成总量削减目标的企业,暂停审批新项目环评,直至整改到位。对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不落实收费政策、污水处理厂建成后一年内实际处理水量达不到设计能力60%的,以及竣工污水处理设施无故不运行的地区,暂缓审批该地区项目环评,暂缓下达有关项目的国家建设资金。
(二十七)加大执法力度。对重点环境违法案件实行挂牌督办,限期整改。对于恶意排污和屡查屡犯的企业,从严进行处罚。
(二十八)实行节能减排工作问责制。将节能减排目标分解落实到县及重点用能企业,并将节能减排指标完成情况纳入各县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作为政府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和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市政府每年向市人大报告节能减排进展情况,在“十一五”末报告5年两个指标的总体完成情况。各县区政府每年向市政府报告节能减排工作目标责任的履行情况。
(二十九)实行节能减排“一票否决制”。对没有完成节能减排目标、重点治污工程未达到目标责任书要求和淘汰落后产能任务未完成的县区,取消当年各类集体和个人的评先竞优资格。对行政不作为、执法不力、徇私枉法、权钱交易等行为,依法追究有关主管部门和执法机构负责人的责任。
(三十)建立评估考核和奖励制度。制定全市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办法和节能减排奖励办法。对各县区政府和14户省重点耗能企业和重点排污企业节能减排目标进行评价考核,评价考核结果经市政府审定后向社会公布。对在节能减排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和取得重大节能减排效益的单位和个人,市政府给予表彰奖励。县区政府及企业也要对本地、本单位节能减排工作进行表彰和奖励。
(三十一)积极稳妥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合理调整各类用水价格,加快推行阶梯式水价、超计划超定额用水加价制度,对国家产业政策明确的限制类、淘汰类高耗水企业实施惩罚性水价,落实支持再生水、矿井水、雨水开发利用的价格政策,加大水资源费征收力度。按照补偿治理成本原则,提高排污单位排污费征收标准,严格执行国家二氧化硫排污费征收标准。加强排污费征收管理,足额征收排污费,杜绝“协议收费”和“定额收费”。全面开征城市污水处理费并提高收费标准,吨水平均收费标准不低于0.8元。提高垃圾处理收费标准,改进征收方式。
(三十二)落实国家、省促进节能减排的财政政策。各级财政要采取补助、奖励等方式,支持节能减排重点工程、高效节能产品和节能新机制推广、节能管理能力建设及污染减排监管体系建设等。进一步加大财政基本建设投资向节能环保项目的倾斜力度。继续加强和改进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和散装水泥专项资金征收管理。
(三十三)充分利用国家鼓励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积极研究利用节能环保项目减免企业所得税及节能环保专用设备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政策;对节能减排设备投资给予增值税进项税抵扣;对废旧物资、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增值税实行优惠政策;对企业综合利用资源,生产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规定的产品取得的收入,在计征企业所得税时实行减计收入的政策;实行鼓励节能环保型车船、节能省地环保型建筑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税收优惠政策;实行鼓励先进节能环保技术设备进口的税收优惠政策。每年分两批对资源综合利用产品认定进行初审上报,根据《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目录》和《节能产品目录》,对列入目录的产品按规定给予税收优惠。
(三十四)加强节能环保领域金融服务。搭建银企对接平台,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循环经济、环境保护及节能减排技术改造项目的信贷支持,优先为符合条件的节能减排项目、循环经济项目提供直接融资服务。探索建立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建立环境信息通报制度,将企业环境违法信息纳入金融部门企业征信系统。
(三十五)加强统计工作。加快建立能够反映全市及各县区、重点企业能耗水平、节能目标评价考核制度的节能统计体系及能耗季报办法。建立节能减排公报与报告制度,推进节能减排信息公开化、透明化。定期公布节能减排等指标完成情况。实行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污染物排放等信息向环保、建设和水行政主管部门季报制度。建立重点污染源排污总量控制台账,实施点对点的量化管理。
(三十六)加强计量管理。按照《加强能源计量工作的意见》和《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的要求,质监部门依法监督检查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管理情况,组织计量技术机构和社会中介机构为企业提供能源检测、培训等服务,帮助和引导企业全面加强能源计量工作。
(三十七)统筹和深化节能减排宣传教育。制定节能减排宣传方案,将节能减排宣传纳入重大主题宣传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节能减排宣传。继续办好节能宣传周、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及世界环境日、地球日、水日等宣传活动。开展征集、节能减排公益广告活动。在大中小学率先开展节能和环保教育,并把节能减排纳入干部培训内容。开展“绿色社区”、“绿色学校”、“节能机关”等创建活动,并选择若干节能先进企业、机关、商厦、社区等,作为节能宣传教育基地,面向全社会开放。
据统计资料表明全世界1970年能源消费总量是83亿吨标煤,到1995年是140亿吨,增长68.7%,预计到2020年将达195亿吨,50年增长了1.35倍。众所周知,能源是不可再生资源,大量的能源的消费不仅带来能源的日益短缺,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节能减排变得日益迫切。
20世纪80年代早期,我国开始重视节能工作,1980年前后,中国能源研究会在国家科委的领导下,组织有关专家对当时中国的能源形势进行了研究,并编写了《中国能源政策研究报告》。这份报告作为我国最早的节能政策研究之一。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节能统计开始注意节能带来的经济效益,出现了大量关于环保投资经济效益评估的研究,采用了多种经济技术评价方法,并且明确区分了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两套指标体系。1994年出版的《中国能源发展报告》,对节能项目的经济评价即采用了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两套指标体系。
从企业效益的角度出发,节能项目财务评价的指标有:财务净现值、财务内部收益率、静态投资回收期、投资利税率等指标。其主要计算思路是把未来的现金收益以一个合适的收益率折现,以考虑节能的收益与成本之间的关系.典型的就是对财务净现值(FNPV)的计算
其中:CI为现金流入量(主要是节能收入);CO为现金流出量;n为计算期;ic为设定的基准收益率。
当FNPV≥0时,表明项目的获利能力达到了期望的收益率水平,项目可以接受;当FNPV
对国民经济评价的指标主要有经济净现值和经济内部收益率;经济净现值ENPV反映了项目对国民经济贡献的绝对指标,是项目在计算期内用社会折现率R把各年净效益折算到建设起点的现值之和
当ENPV≥0时,表明项目的获利能力达到了期望的收益率水平,项目可以接受;当ENPV
由于能源的消耗导致的环境污染由整个社会所承担,因此在目前提高能源效率的研究中,越来越多地考虑了减少能耗对环境的影响。
在预测各种环境政策带来的环境效益的计算中,少缴的排污费用作为节能项目带来的经济效益的一部分,但是能否仅把这部分费用等同于减少排放大气污染物所带来的全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呢?换而言之,同等的大气排放物是不是只造成了相当于少缴纳的排污费用的社会损失呢?实际上,政府对大气污染物收取的排放费用,并不能等同于污染物排放所导致的对社会经济效益的损害,而是远小于污染物排放所导致的社会损害。
许多环境问题专家已经在呼吁,应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纳入综合决策过程,否则会导致一系列问题的产生,这主要包括:1)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经济代价没有纳入国民经济核算;2)在确定环境问题的优先次序方面也没有发挥评价支持的作用;3)环境费用效益分析没有在经济决策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因此从政府角度对节能项目进行评估时,不仅要考虑到节能对国民经济带来的利益,而且需要考虑由减排产生的环境效益.在节能项目的国民经济评价中,理论上应采用能反映资源真实价值的影子价格来计算节能项目产生的费用和效益,从而真实反映节能工作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但这样评估节能减排项目存在两个较为严重的缺陷:第一,无法确定资源的真实价值,实际中,也往往是用市场价格代替影子价格进行计算;第二,在国民经济评价中,对环境污染而产生的GDP损失考虑不足.市场价格基本上可以体现资源的真实价值,影子价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用市场价格近似反映.这样使得第一种缺陷对项目评估的影响较小,主要问题是没有考虑减少环境污染带来的收益情况。
因此,从国民经济的角度出发,对式(1)进行修正,加入环境污染影响因素E1和E2得
其中:E1是可以避免的各种排放物导致的GDP损失之和,E2是节能项目本身带来的环境损失,即项目建设过程中所消耗的各种燃料、动力和钢材、水泥等物质所带来的间接排放所导致的GDP损失之和。
其中:Qi为第i种减排的污染物质量,mj为因节能项目建设增加的第j种排放污染物质量;Pi为每千克第i种大气污染物对GDP影响的损失。
在目前关于大气污染物对GDP造成的损失的测算还存在争议的情况下,可以暂时用各地的排放收费标准(fi)代替各种排放物导致的GDP损失。由于节能项目的生命周期通常较长(约3~10年),从全生命周期的观点考虑,节能项目从开始建设到运营过程中,虽然消耗一定的燃料、动力和一些钢材、水泥等建材,间接排放一定的污染物, 但这种排放量和燃煤发电(我国主要的二次能源来源)相比,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式(5)简化为
节能项目的国民经济评价,是建设节能项目和可再生能源项目所必须认真研究的问题.节能项目由于有利于优化大气环境,具有明显的公共产品特性,需要政府发挥对市场的调节作用.只有对节能项目进行充分的国民经济评价,与财务评估进行对比,才能有利于发现政府在节能项目中发挥的调节作用。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完善对节能项目的经济评估方法。
(1)中国能源研究会.中国能源政策研究报告[R].北京:中国能源研究会,1982.239
(2)黄振管.效益费用分析法在评估环保科技效益中的应用[J].环境科学研究,1994,.
(3)徐嵩龄.中国环境破坏的经济损失计量—实例与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8.
(4)郭元,周大地.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与温室气体减排[A].见:中国能源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5)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环境与发展评论[M].北京:文献出版社,2004.
“低碳经济”最早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出现。低碳经济的发展会对企业经济活动和内容产生影响,在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很好地利用这一经济形势,能很大程度地提升公司本身竞争优势、市场份额及其利润各方面,如此一来,为了保证碳数据的质量,碳会计则为基础。碳会计最早是在2008年,由Stewart Jones教授提出的,他将碳排放、交易及鉴证等的会计问题称之为碳排放及碳固会计,即碳会计(Carbon Accounting),随着低碳经济的风靡,随即出现了低碳会计。结合现代会计的含义,对低碳会计定义为一门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企业履行低碳责任,节能减排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的会计科学。其作用在于考核企业自然资源利用率,企业自然资本效率和披露社会效益,其目的是帮助企业实现节能减排,实现企业绿色利润最大化。与传统会计体系相比,低碳经济下的企业会计目标,会计假设,会计要素的确认,会计报告及其披露均会发生相应的改变。
从低碳经济下会计产生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途径看,低碳会计的目标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基本目标,即充分发挥会计监督职能,利用会计手段,促使会计主体通过技术创新、能源开发等各种手段进行低消耗、低排放生产,在生产中要自觉地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防止并积极治理污染,降低环境污染,最终完成国家节能减排的指标要求,并发展生态经济和推动可持续发展。第二层次是具体目标,即充分披露有关会计信息,满足决策的需要。如提供与碳会计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相关的会计信息,即披露环境资源流存量、资源资产的分布和变化;了解环境资源所能产生的经济效益;了解环境投资金额、投资管理情况;了解环境费用支出金额及其具体用途等。使得政府能及时了解企业在环境保护,资源减耗方面的执行情况;使投资人、债权人和企业管理层能够充分了解企业低碳会计实施情况,为他们提供有用的决策依据。
低碳会计下的会计主体假设既要秉承传统会计假设,又要赋予新的内涵,所以低碳经济下会计主体假设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在企业核算时,将环境资源的价值消耗,环境资金,企业内部的资源消耗,污染事项,等都考虑在内;另一方面,从全球的角度而言,环境问题是共同关注的话题,所以也要充分考虑本会计主体同整个社会及其他会计主体关于环境问题的联系,从宏观层面把握环境问题。
传统会计中,该假设认为企业以持续,正常的经营活动为前提进行会计核算,但企业走上低碳道路,最重要的就是要减少碳排放量,维持生态平衡,节约资源,解决环境问题,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三者的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假设是低碳会计构建的基本前提和根本性约束。
将一个企业持续的生产经营活动过程平均划分为连续的期间,称作会计期间。在低碳经济下,会计也需要分期,但要不仅要涉及到传统的会计周期,还要考虑到企业污染治理周期,而且许多降低污染,提高能源利用率的支出很难正确分摊得到各个收益期中。所以说对低碳会计而言,环境保护收益期的确认和计量将会是会计分期的一个重要依据。
货币是主要的会计计量单位,但是对于低碳经济下的会计核算有的可以用货币计量,有的却不能用货币计量的。
例如涉及到企业对环境的污染程度,由于存在一个范围和年限问题,很难用货币来衡量。这就要求会计计量的形式多样化,不仅仅包括货币计量模式,同时应该包括实物计量模式,劳动计量模式等非货币模式。对于企业的碳排放量,应当设定碳单元,用以计量企业的减排量。并且对每一碳单元根据国际市场价格情况,核定每一碳单元的价格,从而可以将企业的碳排放量纳入企业的利润表中进行计量。但并不是所有的项目都能量化到报表中,这就导致企业业务很难用统一的计量单位来计量,就必须提供财务报表之外的低碳经济对环境的会计报表,以保证财务报告的充分性和各会计要素的可比性。
企业业务范围内与低碳经济行为相关的项目应当相应地计量并计入六大会计要素中,结合传统会计的定义,对低碳经济下的会计要素做如下定义:
低碳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中取得,由企业所拥有或控制,预期能为企业提供低碳处理和环境保护的资产。其主要内容为:为进行节能减排,清洁能源,处理污染而购置的专门设备或者兴建的场所;为低碳生产购置的日常材料或低值易耗品;为低碳治理和保护而专门购入的专利技术等。
低碳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且与低碳生产相关的现时义务。其主要内容为:为进行低碳生产,清洁能源利用而发生的长、短期借款、应付的资源环保税费、治理环境发生的应付账款等。
低碳权益指企业所拥有的清洁能源、治理资本、接受的环保投资或捐赠、节能环保基金等。
低碳收入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可直接归集于节能减排、能源节约所形成的非主营业务收入、低碳环保奖励等。
低碳成本指企业在经济活动中为节能减排、低碳生产而发生的支出。如低碳生产而形成的工、料耗费;环境保护治理费用、补偿费用,低碳设备的折旧费用等。
低碳利润指企业在一定的会计期间内,低碳收入扣除低碳成本、税金后的净额,反映企业低碳效益。
会计信息的披露通常包括两种形式,财务报告和单独报告。低碳经济下的会计信息披露也不外乎这两种形式:
一是在传统会计报表中增列低碳会计项目,将能够以货币形式量化的低碳信息反映在会计报表中,反映在相应的科目中,并以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报表形式体现出来。对于一些无法以货币形式量化的信息,则在附注中增加低碳会计信息,如在资产负债表中单独列示存货-碳含量,在损益表中单独列示碳消耗费用,像低碳项目、产品含碳量等信息也可在附注中列报。在附注中,还可以用财务评价指标来披露低碳信息。
二是单独报告,即提供单独的低碳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等信息。对于无法量化的项目可以编制单独的“低碳情况说明书”。可以采用数量、文字、图形和技术指标结合的方式;既简便又容易操作更直观地企业的低碳信息。这种方式既能更好的反映企业诸如能源消耗强度,污染治理支出,环境保护措施等财务及非财务信息,同时还能满足各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需求。
综上所述,我国要实现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应建立一套完整有效的低碳会计体系。将低碳经济用合适准确的会计语言表达出来,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1]窦春志.加强绿色会计发展助力低碳经济发展[J].今日科苑,2010(10)
[2]强殿英,文桂江.构建企业低碳会计体系的思考[J].会计之友(上旬刊),2010(08)
如何能成功并低价从政府手上要到足够的土地,除必要的关系外,以下几项至关重要:
----项目无污染,或污染已经做出了周到细致的安排;节能减排方面不能有重大缺陷;
----土地使用合理,满足当地对土地使用相关指标要求,如容积率、单位土地投资强度、单位土地产值等;
----社会效益,包括就业、税收、项目美誉度(给地区政府脸上带来光芒,如拉来一个上市公司等),项目的社会效益更能让政府给你更多优惠政策。
----项目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要有深入可信的调查和分析数据;本项目产品定位精准;
----有可行的市场销售手段和渠道,现在银行的审贷员水平也有很大提高了,以前研究院所做的老一套格式化报告已不能令他们满意,不能适应当代市场发展的要求了;
----项目财务指标能被银行看懂并接受,银行有一套严格的项目评价软件,若我们报告的基础指标等不能满足其评价要求,审评则通不过,也就贷不到款了。
----关于风险分析,有人说“我不能分析风险,不然银行一看,项目有风险,我不能贷给他”,其实,现在银行很清楚,没有任何项目没有风险,他们要做的,就是如何控制风险,包括抵质押。银行大多不愿项目走到变卖抵质押物变现的地步,耗时不说,往往也有变现风险。因此,我们不如老老实实把项目可能的风险提出来,并就风险提出合情合理的预防与处置方案。银行一看,嗯,这人是做事业的,把风险防范想在前面了。
----题外话,银行审贷员也是有感情的,除平时的交往外,你报告的特定吸引力有时也将对你项目贷款成功助力,包括报告的美观度、语句的通顺度、逻辑的严密性、项目技术描述的吸引力等等,总之,情和理有时是难以分开的。我们做直投的人更是如此,若你报告给我一看不顺眼,多半我就随手扔项目后备库了!
----每一项扶持基金都有其扶持的关键点,如技术改造,技术革新,产业化,文化创意,扶贫,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关键零部件突破,节能减排关键技术创新等等,要抓住关键,进行重点论证,讲深说透,逻辑严谨,有理有据,项目可行性很高。
环境会计信息使用者所需要的环境会计信息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可以从传统财务会计系统所生成的会计信息中提取的环境会计信息,可以称为“基础信息”;另一部分是需要借助于环境会计系统进行处理并在环境会计报告中予以披露的信息。后者不能进入传统财务会计系统,而需要通过另外一个特设的会计系统来进行处理,可以称为“辅助信息”。这两类信息构成了环境会计报告所披露的主要环境会计信息。环境会计信息的构成如下图所示(交叉部分为基础信息)。
从实现充分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角度考虑,企业应当设立环境会计的双重记录系统,对符合传统财务会计确认与计量标准的环境交易与事项(基础信息),除了在传统会计账簿中进行复式记账外,另外将环境会计要素的内容在环境会计账簿中进行记录。对于按照现行准则要求不能进入传统会计系统的交易与事项(辅助信息),按照单式记账的方法记入环境会计账簿。
进行双重记录有助于期末进行勾稽与核对,便于进行环境会计报告的编制。期末,可以根据环境会计账簿的记录结果直接编制环境会计报告。
在21世纪环境会计开始迅速发展的时期,将单式记账运用于环境会计系统中,能更充分、有效地达到记录环境经济交易、事项和编制环境会计报告的目的。
所谓环境会计的单式记账是指仅在一个账户中去记录环境经济交易和事项。单式记账的基本运用方法如下:设置一套单独的环境会计账簿(以满足环境信息报告编制为原则),对所有可以进入传统会计系统确认的环境经济交易与事项,进行双重记录,即在进行复式记账的同时,另外以单式记账的方式在环境会计账簿中予以同步记录。对于不能进入传统会计系统的环境经济交易与事项,直接进入环境会计的单式记账系统加以确认。
1.能更充分地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环境会计的目标是要向利益相关者提供充分相关的环境会计信息。但是,以复式记账为基础的传统会计系统很难达到这一目标,因为企业有很多环境会计信息并不符合传统财务会计确认和计量的条件,从而无法进行确认、计量和披露。而单式记账恰恰可以弥补这一不足。
2.能简化环境会计报告的编制。如果没有单式记账,企业从复式记账系统中获取信息来编制环境会计报告将是一件很繁琐的事情。而采用单式记账,另立单独的环境会计账簿,将使环境会计报告的编制工作大大简化。单式记账对于编制环境会计报告将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
3.能体现灵活的确认与计量方法。环境会计中,有些环境会计要素不符合会计准则的确认与计量标准,无法进入传统会计系统。同时,复式记账采用的是货币计量方式,而环境会计的特殊性使得一些交易和事项无法单纯用货币来进行计量,需要采用非货币计量。对传统财务会计系统而言,这不符合会计准则的要求,不能进入会计系统进行处理。采用单式记账方法,能使环境会计系统提供的环境会计信息尽量满足各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需求。
由于环境利益的具体处理在环境会计的几个要素中最具有环境会计的特殊性,因此,笔者以环境利益为例来阐述单式记账方法在环境会计中的具体运用。
日本环境部(2002)提出了环保利益和与环保有关的经济利益的概念。它将环保利益分为与企业经营的资源投入有关的环保利益、与企业经营的环境影响及废物排放有关的环保利益、与企业经营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有关的环保利益以及与运输和其他经营有关的环保利益四个种类。它将与环保有关的经济利益分为实际利益和估计利益。其中实际利益由收入和费用节省构成,估计利益主要来自内部管理的数据。
美国环保署(1995)提到了“潜在的收入”(potentialrevenues)这一概念,指公司进行污染防治投资带来的公司印象和关系的改善,这些利益会影响成本和利益,并将对货币计量形成挑战,并且列出了“由污染防治投资带来的潜在不明显的收益”的几种情况:销售增加;更易获得贷款以及条款的改善;权益资产对投资者更具吸引力等。这种潜在的收入实际上属于环境利益。
国内学者也多次提到环境收入和环境收益等概念,如徐泓(1998)、王燕祥(2000)等。考虑到环境会计确认与计量的特殊性,笔者采用了环境利益的概念,并将企业因为开展环境保护活动而取得的经济利益称为环境利益。
环境利益包括显性环境利益和隐性环境利益。显性环境利益是指可以进入传统财务会计系统的各种经济利益,如企业收到的环保奖励、环境损害赔偿等。隐性环境利益是指从环保活动中间接取得的经济利益,这种经济利益不能进入传统财务会计系统,如因为环境状况改善而引起的销售增加、费用节省等。
显性环境利益一般包括贷款的豁免、政府奖励、排污权交易收入、废品收入和企业收到的环境赔偿金等。
(1)贷款的豁免。企业可能会被豁免用于购建环保设施的贷款本金(比如我国曾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放过环保贷款,企业各项环保指标达到要求的可以豁免贷款本金,目前已停止),这一豁免额应该确认为显性环境利益。
(2)政府奖励。政府可能会对企业推行环保政策、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进行奖励,这种奖励构成企业的显性环境利益。
(3)排污权交易收入。我国暂时还没有排污权交易市场,如果启动排污权交易市场的话,企业通过出售排污权可以获得收入,这部分收入应该确认为显性环境利益。
(4)废品收入。企业的有些废品,如炉渣、煤灰等,可以再循环使用,因此可以出售并形成收入,这部分收入属于显性环境利益。
(5)收到的环境赔偿金。企业在环境诉讼中获得的赔偿金,也应该确认为企业的显性环境利益。
隐性环境利益可以分为货币性环境利益和非货币性环境利益。前者可以通过货币进行计量,后者用实物量或劳动量进行计量。
①销售增加。如果能够合理估计由于企业进行环境保护所引起的销售量的增加,则将所增加的销售额确认为货币性环境利益。
②费用节省。企业由于采用环境保护政策而形成费用的节省,比如生产同样产品原材料投入的减少、废弃物减少从而造成的清理费用的减少和环境补偿费用的减少等等,这些费用的节省同样应该确认为企业的货币性环境利益。
③股价上升。股价上升是通过货币形式表现出来的,但是,现实中股价的上升都是由于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如果能合理估计由于环保原因引起的股价上升,则应该将上升的部分确认为企业的货币性环境利益。
非货币性环境利益主要是指用实物量或劳动量等非货币形式计量的环境利益,如耗电量、用水量的减少,废水、废气和废渣等污染物排放的减少等。
在环境会计记录系统中,首先要设置环境会计账簿。根据环境会计报告的内容(如独立报告模式下的环境利益表)来设置环境会计账簿。环境利益账簿包括两类明细账,即“显性环境利益”和“隐性环境利益”。根据二者各自所包含的内容分别在两类明细账下设置若干次级明细账。“显性环境利益”下设的次级明细账包括“贷款豁免”、“政府奖励”、“排污权交易收入”、“废品收入”、“环境赔偿金”和“其他”等。“隐性环境利益”下设“货币性环境利益”和“非货币性环境利益”两个次级明细账,并在“货币性环境利益”下再设置“销售增加”、“费用节省”、“股价上升”和“其他”等次级明细账,在“非货币性环境利益”下再设置“资源消耗的节约”、“污染物排放的减少”两个次级明细账户,同时在“资源消耗的节约”下再设置“用水量减少”、“用电量减少”、“其他”等次级明细账户,在“污染物排放的减少”下再设置“废水排放减少”、“废气排放减少”、“废渣排放减少”、“其他”等次级明细账户。
显性环境利益的记录采用双重记录的方法,即在环境经济交易或事项发生时,先进行传统的复式记账,然后在单独设置的环境会计账簿中再次记录,记入“环境利益——显性环境利益——××××”中。
对于企业能够合理估计的、由于进行环境保护所引起的销售的增加,通过单式记账记入环境利益账簿,记录为“环境利益——隐性环境利益——货币性环境利益——环保引起的销售增加”。
对于由于环保原因形成的费用节省。企业可以通过与前期的比较,将相应的减少额确认为环境利益,通过单式记账记入环境会计账簿,记录为“环境利益——货币性环境利益——环保引起的费用节省”。
如果能合理估计由于环保原因引起的股价上升,则将所上升的部分通过单式记账记入环境会计账簿,记录为“环境利益——货币性环境利益——股价上升”。
对于其他需要记录的货币性环境利益,记入“环境利益——货币性环境利益——其他”账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