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博体育文章的结尾,也就是最后一段或最后一句应当写得精彩,这是古今名家十分重视的一个写作问题,并有过不少精辟的论述。
消息的新闻写作要不要有个精彩的结尾呢?在新闻界曾有过不同的看法。有的同行说,消息写作一般采用头重脚轻的“倒金字塔”式结构,说完就止,没有必要讲究结尾。但是,更多的同志认为,大多数消息写作应当有个讲究的结尾。因为它和导语、主体、背景同样是一条完整消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笔者赞同后者的看法。新闻写作的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在报纸上经常看到,除简讯、快讯和短消息之外,一般较长的消息都有个结尾。当然,消息的结尾有的含义深些,有的含义浅些。应当说,讲究的结尾有助于进一步阐明新闻事实的意义,加深读者的印象,或者起到深化主题、补充主体、指明趋势、激发感情、给人启迪、引人思索,发出呼吁等作用。
有些记者和通讯员写消息时却顾头不顾尾,对开头还下点功夫,到了该结束全篇时便草草“收兵”,使一条消息形成了“有头无尾”或“虎头蛇尾”,这不仅有损消息的完整性,更无法满足读者的阅读欲。如此说,许多消息需要写个结尾,并非是在叙述完新闻事实或传递信息之后硬加上一个“尾巴”,不是对报道的事实进行归纳、分析、补充或进一步说明,而是简单地重复消息开头和主体的内容,或者是脱离新闻事实随意发挥一番,那又必然造成“画蛇添足”或“狗尾续貂”之赘疣。
要写好一条消息的结尾,除了确认它是消息整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之外,还应有:
总而言之,一条消息要写出什么样的结尾,虽然要从新闻事实出发,但写稿人应有个明确的意图也是十分必要的。这样既可避免下笔“离题万里”,又能做到有的放矢,收到较好的宣传效果。
有的同志又会问:消息的结尾有哪些写法呢?回答这个问题,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千姿百态,多种多样。不过,从报纸上常见到的消息结尾可以归纳出如下种种写法:
这是对报道的事实进行分析后,在消息的结尾处再次点明主题,加深读者的印象。例如,获得全国好新闻一等奖的消息《一些中央国家机关的情况表明需要加强劳动纪律》,是一篇揭露性报道,以记者见闻的形式,反映一些中央国家机关干部上班迟到现象十分严重。在消息的结尾是这样写的:
记者观察的这些情况,只是一个现象。在迟到的同志中,有的可能是加班来迟了,有的可能因为交通拥挤耽误了。但是,可以肯定确有一些迟到者是因为纪律松弛造成的。这种情况,总不能习以为常地让它继续存在下去。
这个结尾,既对上班迟到的现象进行了分析,不是“一棍打死”,令人信服;又提出了引人注意的问题,如同敲了警钟,把报道的主题点得更加鲜明了。
这种结尾如同“一锤定音”,指出报道的最终成果。如《光明日报》刊登的一条消息,报道著名植物学家方文培教授深入各地考察查明,我国是杜鹃花的故乡,花的种类为世界之冠。其结尾如下:
这次考察的一个重大收获是:彻底改变了我国杜鹃花研究工作的落后面貌,进一步证实了中国杜鹃花在世界上占有特殊重要的位置……
与这种结尾相类似的,还有归纳式。这是对内容广、头绪多的综合消息,在结尾处把报道的内容加以归纳,给读者留下一个整体的印象。
这是对报道的事实,最后以评论的语气来结尾。这种结尾往往又带有哲理性。新华社1979年7月25日播发的消息《党组织为马寅初彻底恢复名誉》,报道党中央为98岁的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先生彻底,公开承认1958年以前和1959年底以后两次对他的批判是错误的。消息最后是这样写的:
二十多年的是非终于澄清,冤案终于。实践宣布了公允的裁判:真理在他一边。
这个评论式的结尾,进一步点明了20多年前马寅初先生提出控制我国人口增长的理论,虽然当时受到了不公正的批判,而我国人口增长的现实证明了“真理在他一边”。这样的结尾把报道的事实提到一个理论的高度,不仅是一针见血,而是更加引人思索。
由新闻报道的事实加以引伸或“借题发挥”,在消息的结尾提出值得深思的问题,让读者掩卷长思。被评为全国好新闻二等奖的《并非金石筑此门竟难开》,就是这样结尾的。这条消息报道合肥市银河菜场原有东西两个门,便于人员和车辆的流通。可是,市园林部门以菜场西门临环城公园妨碍卫生为由,在紧靠西门外自行栽了带刺绿篱带,封闭了西门,使菜场只有东门通行,造成人车拥挤,秩序混乱,群众骂娘。一场“开门”与“封门”之争由此产生。后来,省长、市委书记鸿博体育、市长等领导干部都去察看,并表示菜场西门应该开。但是,日复一日,这个开门的问题依然没有解决,含蓄而尖锐地批评了“光打雷,不下雨”的官僚主义作风。在消息的结尾写道:
中国有一个“拔萝卜”的寓言,最后连小白兔小老鼠都上去了。为开银河菜场的一个门,已经上去了一位省长,一位市长、一位市委书记和一位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还要再上去多少人呢?!这个结尾引用一则寓言,联系“几位大人物拖了几个月时间还解决不了一个小问题”,岂不更加耐人寻味、发人深思吗?
这是在消息结尾解除读者对新闻事实本身产生的悬念。例如,被评为1988年全国好新闻的消息《书记取消厂长预备党员资格厂长又将书记夫妇辞退出厂》,报道了许昌市第二内燃机配件厂厂长与党委书记之间的“争斗”,在群众中造成恶劣影响,使企业危机四伏。读者看到这个企业出现如此严重的“窝里斗”现象,自然会想到该怎么办呢?记者在消息的末尾解除了这个悬念:
据悉,二内燃厂领导班子的问题已引起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有关部门目前正在加紧着手解决该厂的问题。
与这种解悬式结尾类似的,还有一种补充式。这是对消息的主体没有交代或说明不清的地方,在结尾时有针对性地加以补充。例如,中国新闻社前些年发的消息《首届中国福利会妇幼事业“樟树奖”颁发仪式在沪举行》,报道著名漫画家张乐平等五位专家学者荣获中国福利会颁发的首届妇幼事业“樟树奖”,接着介绍这是中国第一个以发展妇女儿童事业为宗旨的专项奖等情况。在消息的开头和主体部分都没有交代这笔奖金是从哪来的?又为什么偏偏在这一天举行颁发仪式?因此,在消息最后写道:
今天是中国福利会成立47周年纪念日,宋庆龄基金会向中国福利会捐赠5万元作“樟树奖”基金。
读者看到这个结尾,才明白了首届中国福利会妇幼事业“樟树奖”为什么“今天”举行颁发仪式,对这项奖金的来源也清楚了,这样的结尾,也就补充了消息开头和主体部分没有交代的背景情况。
这是针对实际工作或现实生活中出现的不正常现象,而且又有一定的普遍性,以报道的事实为由头,在消息的结尾用警告的语气“将上一军”,以引起有关部门或有关人士的重视。如全国好新闻之一的消息《工厂年终盛行吃喝风值得注意》,从上海第三冷轧厂部分职工因年终“庆功”吃醉老酒被送到医院“急诊”写起,又叙述了各厂家年终到酒楼订酒席之风盛行以及一些职工吃醉后大吵大闹等情况。消息结尾以此为由写道:
年终已到,值得庆贺的喜事很多,但是否要这样大吃大喝?如此“一醉方休”的吃喝风,对职工的健康、对促进生产有何益处?希望各单位各部门领导深思。这条消息揭露出年终盛行吃喝之风,切中时弊,而结尾如同敲响警钟,正告世人引以为戒。
这是进行式报道经常采用的一种结尾。因为这类消息报道的新闻事实正在进行中,并非完结,下一步如何发展是读者所关注的。因此,在消息的结尾最好写出今后的动向。例如,《北京日报》去年4月25日第一版刊登一条消息,报道西城区领导干部深入居民楼办实事,为阜外北营房一号楼58户通了煤气,解决了居民多年来挑蜂窝煤上楼的难题。在消息最后一段是这样写的:
此外,消息结尾的写法,还有结晶式、探讨式、启发式、展望式鸿博体育、呼吁式、激励式等等,不胜枚举。上述举例,只是择其常见者而言鸿博体育。总之,消息结尾的写法是多种多样,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鸿博体育,也不应拘于一格。
——应依据新闻事实而定,结尾做到自然得体。一条消息的结尾如何写,是从报道的事实中引伸出来的,不是游离于新闻事实的“题外话”,切不可硬作文章,应使读者感到消息的结尾是“天然玉成”的东西鸿博体育。
——要有些滋味,结尾不是一杯“白开水”。结尾并不单单是消息的结束,不应流于泛泛,更不是多余的话,应给读者以启迪或留下余味,增强通篇报道的效果。
——要简洁明快,结尾的文字尽可能短些再短些,切忌拖泥带水。消息的结尾不可形成一个冗长繁杂的“大尾巴”,而应做到干净利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最后再说一句,并非所有的消息都必须写出一个讲究的结尾。有些动态消息就事论事,写清楚了新闻事实,戛然而止即可,无需在结尾做什么“文章”。有些消息需要写出精彩的最后一段或最后一句时,那就应当力求做到“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或者是“终篇之际,当以媚语摄魂,使之掩卷留连……”,这才是消息结尾的上乘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