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博体育近年来,网络渐渐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使人们难以离开网络进行生活与工作。通过网络产生的新词如今已不胜枚举,可以说网络是生存新词的巨大工厂[2]。而英语新闻正是基于Internet的新闻机构,有时候也发挥着传播新词的作用。从构成方面来讲,新词主要分两种:旧词新义和构词法造新词。其中构词法分几种:借词法、缩略法、复合法、类比法和派生法[3]。1.借词法借用词常见于新闻报道,许多已然融入了英语语言中,例如:OneChinesestorythatparticularlycaughtmyeyetodayisthatoftheconceptofa'nakedwedding….(.com)我接触了一个中国家庭中“裸婚”的概念。“Nakedwedding”是裸婚的意思,是从中国网络流行词“裸婚”中直接翻译过去的。英语网络语言经常借用其他语言的词或词组来组成新词,如judo指日本的柔道,blitz指德国的闪电战等。此外,借词法还经常借用人物名称、行线.缩略法一些事物组织名词与人的职称职位等通常会使用省去字母缩略形式加以代替。此外,有的缩略词的规则根本没有规则可循,如采取截首法、去尾法,如Lib指Liberation(解放),Copter指Helicopter(直升机),Gitom指Guantanamo(关塔那摩监狱)等。3.复合法复合法指两个或多个词组在一起,如themepark(主题公园)、Chinanet(中国网)、networkcitizen(网名)等。4.类比法这种方法应用得非常广泛,较晚出现的航天方面的新词都经由类比法产生。如在space的基础上,类比出space-man(太空人),spacerace(太空竞赛),spacecraft(太空船)等等。5.派生法这种方法是将前后缀与词根相结合而构成新的词。派生法应用在英语构词法中数量最多,由这种方法所构成的新词占全部数量的40%左右。例如milli-千分之milli-grammillimeter,tele-远距离的telephonetelevision,-self亲自myself,oneself等三、语法特征在语法方面,网络新闻英语以基本陈述语句为主,即主谓结构的陈述句,虽然语法非常简单,但是能使句子简单明了、内容充实,不至于空洞无物。另外一个特点就是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的大量使用,这就起到了引用权威人士或事件当事人的观点使新闻具有极强的说服力。例如:“Youcanonlyconcludethathighlyaccommodativemone-tarypolicyfortheforeseeablefutureiswhat'sneededintheU.S.economy,”hesaidWednesdayataconference….(online.wsj.com)“你只能说非常轻松的货币政策在可预见的未来就是美国经济所需要的,”他在华盛顿一次会议上说到。
Internet下的新闻英语一般包括事实与导语两部分内容。一般情况下,它们采用无空格书写于网页顶格。事实部分并不一定要根据事件发展的顺序而要根据新闻事件发展的重要性,分别写明who,when,where,why和how等问题。这样一来,读者就能一目了然地浏览新闻内容了。新闻的导语属于整个新闻的核心,它概括并综合了新闻的内容,通常只需要一句话就足够表达。完整的网络新闻必须包含这些内容:标题、导语、主要事件、次要事件、时间。根据文体学的篇章特点,英语新闻的基础是消息撰写,在报纸媒体或电子媒体上发表的消息,都必须遵循以下写作特点:导语必须简明;导语后的各段落要按事实的重要程度呈倒金字塔型。网络日益普及,早已有无数的人们通过网络来了解这个世界的发展变化,这就对报道的撰写提出口语化的要求,以使语言表达更亲切,并扩大受众群体。并且,电视与广播日趋呈附和网络新闻的趋势,互联网新闻的口语化对这个趋势非常适应。此外,由于网络新闻依旧是新闻,必须保持报道的客观性,不能受个人因素的影响,不能使用夸张的副词与形容词,也不能使用感情丰富的修辞方法[4]。本文来自于《湖北科技学院学报》杂志。湖北科技学院学报杂志简介详见
文化传播,也称文化扩散,主要是指一种文化从一个社会群体或地区散布到另一个社会群体或地区的互动过程,文化传播分为直接传播和间接传播,是引起社会变迁的重要原因之一。文化扩散以传播媒介为载体,虽然传播媒介形式多种多样,但其本质都是以信息传递为基础。我国最早的文化传播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的张骞出使西域,这不仅促进了中原与西域间文化的交流,而且还促使两国建立起友好的关系,实现了两国文化的交流与共享;飞雁传书、飞鸽传书等也是一种传播媒介,对加速文化传播速度、避免文化在传播中的失真起着重要的作用;明朝时期,揭开世界航海时代序幕的郑和下西洋事件,从表面上看是简单的物质交换和交流,但从历史意义上来看,这次事件不仅是一种物质文化性传播,而且还为我国古代对外交流作出了不朽的贡献;战争之后的一百年,列强的入侵、进步报刊的发行以及有识之士的海外求学等都是一种文化传播,尤其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传播不仅影响和改变了中国,而且还成为世界文化传播的时代标志。与原始的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流相比,网络、杂志、电视等成为现代社会新闻传播的主要媒介,随着交流范围的扩大,必然需要一种通用语言作为区域间文化传播的平台,英语成为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后,英语新闻便成为世界各地间文化传播交流的主要载体之一,而以本民族语言对英语理解进行翻译的英语新闻不仅体现出浓郁的民族性,而且还实现了对区域文化的传播。英语新闻以时政热点为搜集和编制基础,其最初的表现形式主要是口头翻译、以英语编写的新闻或简单的报纸新闻,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新闻传播媒介数量的增多,先进化传播手段的应用不仅使新闻英语传播发生新的变化,得到迅猛发展,而且还提升了新闻传播的规模和影响力,提高了世界各地间信息交流的速度。
中国作为历史悠久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文化继承和传播方面有着独特的民族素养,历经五千年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沿袭和现代文化的发展作为一种兼容并存的状态对我国新闻事业的传播和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理性文化具有浓郁的哲学意味,揭示了自然万物的本质意义,传统文化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发展变化的,现代文化则在汲取传统文化养料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进步。中国自古以来便是礼仪之邦,儒家文化是我国礼乐文化的代表,礼仪之邦、和谐社会皆源于传统儒家文化,新闻中的礼仪与和谐也来源于此。我国的英语新闻多是从汉语翻译过来的,将传统文化中的礼仪精神带入英语新闻并以此来展现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既体现了传统文化之美,也为我国文化的发展和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但由于旧封建社会的统治者没有彻底贯彻优秀的传统文化,尤其是清王朝的闭关锁国政策的实施,不仅将想要学习中国文化的西方人士阻止在门外,影响和削弱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力,而且还将西方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阻挡在门外,文化与信息的闭塞中止了中西方的文化沟通和交流,使得当时的中国成了东亚病狮,所以这一时期的文化没有较大的进步,直到外国人打破国门时,一些人才有机会通过英语新闻刊物了解西方国家。清朝末年鸿博体育,一些中国知识分子开始注重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中国文化的传播,如著名翻译家辜鸿铭不仅将中国的经典书籍翻译成英语,而且还在《》、《华北日报》等英文报纸上宣传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化精神,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现代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兴起,我国文化思想的传播多依靠报纸新闻,尤其是战争时期,新闻媒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世界范围内的革命斗争更使英语新闻得到了快速发展,英语新闻成为东西方先进文化交流的载体。换句话说,革命思想的传播需求和社会科技的发展创造了英语新闻,并促使了英语新闻的快速发展。]战争年代,革命思想是时代文化的主流,也是引导群众团结起来保卫国家的主要文化,而传播国外的革命经验也属于文化的范畴,需要借助英语新闻来完成。战争时期的革命思想属于承上启下的过渡阶段,国家解放后,英语新闻报道的方向虽然发生改变,报道宣传的重点从宣传革命精神转变为支持国家建设,但其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功能始终未发生变化。改革开放后,我国大力参与世界先进文化、科技的交流和沟通,不仅通过英语新闻传播和了解先进的科技和国家事件,而且还使科技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加快了经济建设的步伐。这一时期,随着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我国的科技、经济等都获得了长足发展,英语新闻内容也从单一的技术传播转变为国际时政要闻、区域冲突事件等内容,英语新闻的内容进一步丰富,其报道范围更加广阔。此外,我国的英语教育正处于发展阶段,不仅有利于学者将自己的研究兴趣融入英语新闻中,而且还有助于提高学者的英语水平。
由此可见,英语新闻不仅为我国优秀文化走向世界舞台、塑造我国国际形象、促进国家各个方面的发展提供了平台,而且还为我国吸收外来文化,创造更多更优秀的文化内涵提供了渠道。
随着科技的发展,世界各国间的文化交流更加频繁,英语新闻的传播手段和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英语新闻报道的内容也呈扩大化趋势,各国纷纷借助英语新闻推广本国文化。众所周知,英国是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从1702年开始就创办英语新闻报纸对本国的新闻事件进行报道,可以说,英语新闻的最初功能就是传播新闻信息,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英语新闻才成为传播本民族文化的重要媒介。英国人素以严谨闻名,寻根求源的精神使得英语新闻在看待问题时注重细节,而渐进性思维方式又使英语新闻可以从总体的角度看待问题,这种独特的民族性格使得英语新闻在传播新闻时不仅促使学者将新闻学与传播学结合起来,丰富了英语新闻内容,而且还使英语新闻获得了最大化的传播效果,本民族文化借助英语新闻传播到世界各地。
作为现代西方文明的代表,美国的英语新闻是其新闻的主要力量。美国作为移民国家,没有悠久的历史,但在英语新闻事业发展过程中,英语新闻与其强调个人价值、追求民主、崇尚开拓的多元文化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纵观美国各媒体和媒介都在强调个人价值、自由和民主,而美国的民族冒险精神也与英语新闻的文化传播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鸿博体育,如对《鲁滨孙漂流记》、《格列佛游记》等许多极富冒险精神的文学作品的关注,不仅使许多美国人从乡村流入城市、从一个国家到另一个国家,而且还激励着年轻人努力改变所处环境,实现人生理想。此外,美国的英语新闻还积极宣扬美国文化中的美国梦,即激励人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来改变自己的处境,实现人生梦想。
法国是欧洲发展较快的国家之一,浪漫主义色彩是法国文化的重要特征,巴黎更是人们向往的浪漫天堂,法国以先进的科技、灿烂的文化艺术吸引着许多著名的作家、诗人、艺术家。法国文化凭借先进的科技实力得到广泛传播,而艺术文化则充实了法国英语新闻内容,法国的英语新闻是根据法语翻译过来的,因而不可避免地要带有法国语言的文化特征,而法国也借此将本国文化展现给世界,使其在国际文化传播中脱颖而出。二战后,世界各国的交流和沟通更是促进了法国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以至于人们一提到法国就自然联想起浪漫主义和香水文化。
当今世界日新月异,作为世界性语言的英语每天都有大量新词语问世。事实上,现代英语的涵盖范畴正在成百上千倍地被拓展,而英语世界里能够详尽记录这一变迁世界的最佳手段,已经非英语新闻媒体莫属。新闻英语集现代英语之大成,各学科的专业术语,不同领域的行话,民众的饭后闲聊等,新闻英语几乎无所不在。新闻英语作为一种重要跨文化的传播媒介,在语体上有着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从语言上看,也有着自己行业英语明显的特征。在词汇方面,新闻英语有别于其他的写作形式。中国读者一般熟悉从英语教材上学到的比较规范的文字,而对新闻报刊上的新闻体词汇可能较为陌生,这就增加了中国英语习得者阅读和翻译英语新闻报刊的难度。了解和掌握一些新闻英语词汇的特点,才能提供正确的中文翻译。
新事生新词。在变幻莫测的当今社会里,新闻媒体是各个领域所出现的新人新事的最佳表现渠道,这些领域里所产生的新事物、新问题、新现象导致新词语不断出现,并具有显著的社会性。易被读者所理解和接受。如:作为网络时代的新宠,“博客(blog)”正以锐不可当的气势掀起互联网产业的新高潮。英语blog一词是由web和log合成的新词。又如:随着电视业的发展,一个新的电视节目talkshow(脱口秀)出现了。
派生新词汇。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各个行业都在不断出现新的词汇。新闻媒介往往最先开始使用这些新词汇。在英语新闻报道中,记者为了赶稿,经常在一个旧词的基础上巧妙地加上表示某种意义的前缀或后缀等,构成某个新词,以弥补原有英语词汇词义陈旧有限,难以满足实际生活需要的缺陷,同时也能使文笔简练有力。如:The article suggests that thehamburgers themselves are “junk foods”which undermine health.(那篇文章认为汉堡包是损害健康的“垃圾食品”。)上述句子中的“junk foods”是新闻作者为了表达的需要而创造的新词。又如:An urgenttask is to turn these elements into a“yesable”proposition.(紧迫的任务是把这些原理化为“可接受的建议”。)上述句子中的“yesable”是在yes的基础上加上一able创造出来的新词。再如:在1972年的美国总统选举期间,一些人秘密潜入总部当场被抓。该总部叫做Watergate。起初只是一个小小的盗窃事件,后来被发现和Richard Nixon的再次竞选有着直接的联系,由此导致总统不得不提前卸任。从此以后,Watergate进入了英语字典,成为丑闻的代名词。词素“-gate”不仅是指政治上的丑闻,还影射教育、经济上的类似现象。例如美国报刊称美国秘密卖武器给伊朗的交易为Irangate(伊朗门事件),有关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Zippergate(拉链门事件)。这种新的成语或赋予新意义的短语在大众传媒中经常出现。尤其是在新闻报刊中。自“水门事件”后,“Watergate”一词就被用来指任何一件肮脏的政治交易,与任何一种语言一样,英语成语的起源和所代表的特殊意义都和使用该语言为母语的人的生活习惯、历史、文化背景、电影、小说、戏剧以及重大政治新闻事件有关,因而更多地了解说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有利于理解和翻译新闻报刊英语。
旧词衍生新义。旧词获得新义也就是一个词获得了新的词义范畴,使原来的表达形式分化来了一个新的词位。新闻英语中,旧词添新义的现象屡见不鲜,随着这些词语的广泛运用,它们也逐步渗入日常生活用语中。例如,海啸(tsunami)本来是指一种灾难性的海浪,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50千米以内、里氏震级6.5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水下或沿岸山崩或火山爆发也可能引起海啸。但人们现在借用金融海啸(6nancial tsunami)来形容经济危机。又如,常用的动词(break)有了新词义“霹雳舞”。再如,在计算机术语中mouse(老鼠)成了鼠标;menu原指“菜馆的菜单”,现在为“电脑的菜单”。还有其他的例子,如:hacker(黑客)原指热衷于深入了解计算机网络内部工作原理的那些程序设计人员,现在常被用于贬义的场合,指那些利用其掌握的技术侵入非公开机构如金融等部门网络进行破坏的人;cool原指“凉爽的”,现在用来形容比较时尚、新潮甚至另类的年轻人。
上述这三类新词,虽然有时与原义风马牛不相及,但在新闻英语中却层出不穷,大大丰富了新闻英语的词汇。翻译时应有足够的敏感度,以免引起误解和误译。
借用外来词。在报道第一手新鲜资料时,最先使用外来词汇主要是为了引起读者的兴趣与注意。一方面鸿博体育,外来词表现外国新出现的事物;另一方面,外来词使新闻的时新性更强。随着时间的推移,外来词会渐渐英语化,继而被人们所接受。如blitz原本是德语词,意思是“闪电和打雷”,后来在英语中指“闪电战”。又如“Kungfu”一词源于中文,表示“功夫、武功”,现在在英语中指武术或那些打斗的动作片。外来语的使用填补了英语词汇的不足,翻译时应仔细品味,准确把握其表层意思与深层含义,用相应的汉语进行释译。有时要采用灵活的方法进行翻译,如对于源于日语的英语新词“karaoke”,在汉译时可以采用特殊的方法,翻译成“卡拉OK”。
借用俗语和俚语。英语新闻面对的是具有不同文化水平的广大读者,新闻报道在注重内容准确、语句简练的前提下。为了迎合各类读者的口味。同时也为了增强语言的色彩和表现力,并使文字生动活泼,新闻英语常常使用日常生活中的俗语和俚语。如Members of the gang heldhim down until at last he cried uncle.(一帮盗贼强按住他直到最后他喊投降。)句中“cry uncle”的意思是“认输;承认失败”。在上述例句中,作者有意避开了较为书面化的“surrender”一词。这些俗语或俚语词语蕴涵的信息量大,可借以引起联
借用地名,人、物等名称。新闻英语的受众是极其广泛的,他们的文化程度相差悬殊,这就要求记者尽量使用大多数人都能理解而又生动形象的词语。其中较为有效的手段之一就是经常在新闻报道中借用各国首都等地名、著名建筑物名称以及政府首脑姓名。以替代该国或其政府及有关部门机构;有时还借用某个物名来表示某个意思,这是新闻英语的独创。如用The Blue House(蓝宫)指代韩国政府,用Wall Street(华尔街)代表美国金融界,用Pentagon(五角大楼)代表美国国防部,用Hollywood(好莱坞)代表美国电影界,用Big Apple(大苹果)代表纽约等。这些词在报刊上经常出现,属一般常识,翻译时一般只需按字面翻译,不必作更详细的解释。
of securitiesdealers automated quotation)全国交易商自动报价系统协会;WHO(the WorldHealth Organization)世界卫生组织等。为了节省版面,新闻报道还大量使用通行的缩写式词语,如eco-friendly(保护生态的)、e-zinc(电子杂志)、intl (international)国际的,等等。词义宽泛,形体短小的词可以美化版面,简练文字,因而在新闻写作中十分常用。对于首字母缩写词,在翻译时可以采用“省译”的方法,即直接使用缩写词,但在翻译缩写式词语时,需要根据具体意思进行翻译。
报刊新闻文体是一种常见的实用文体,是指新闻报道及报刊杂志上刊登的各类文章,涉及范围广,内容丰富,题材各异,包含了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外交、文体、娱乐、宗教、法律、刑事、日常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内容。新闻文体以及时提供事实和信息为主要目的。新闻报道的目的是要将一切新事物、新现象、新思想、新潮流通过各种新闻媒介传播给广大受众。虽然其在英语和汉语中都没有任何规范的统一模式,但却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新闻写作有其独特的文体特征,新闻报导的翻译,除遵循一般的翻译原则外,还应遵循新闻文体翻译的基本规律。
新闻文体是集大众性、时效性、趣味性和简洁性于一体的文体。新闻刊物是一种大众传播媒介,读者众多,涉及面较宽,其语言必须通俗易懂,适应广大读者的阅读水平。新闻刊物主要是报导国际国内新近发生的事件为主,为满足受众及时了解事件真相的需要,必须及时快捷地将事件报导出来。新闻刊物十分注重读者的阅读趣味。为了增加报导的趣味性,不仅要求报导内容投读者所好,而且要求它所运用的语言要适应读者的爱好和阅读习惯。为了节约报刊杂志的版面篇幅,在有限的篇幅里报导尽可能多的内容,新闻写作人员就得采取一切手段来浓缩和精练语言,突出内容的实时性、结构的简洁性和信息的时效性,在词法、句法、语法和修辞上有着自己的特色。
新闻英语有其明显的词汇特点。一些常用词汇在新闻报导的过程中具有了特定的新闻色彩,成为了新闻体词语。新闻报导中还常使用某些普通词汇来表达特定的事实和事件,这些词汇经过长期使用后逐渐取得与新闻报导相联系的特殊意义,并受特定的上下文限制,常常带有新闻文体的特色,具有特定的涵义,也成了新闻体词语的一部分。新闻体词语构词的方法大约有以下几种:
1.新词不断涌现,旧词赋予新的词义。为了达到推广宣传效果、吸引受众的眼球的目的。新闻文体的用词力求新奇,新词快速涌现,旧词新义的现象大大增加。有的词汇是借用已有英语单词汇,表达新的涵义,也有的是利用传统的构词法创造出许多新词,某些词汇和词缀出现在新闻中衍生出特定的意义,因而成为新闻报道中的惯用词汇,如:cut=reduce(减少),dreadful=great(好极了),bar=prevent(阻止),body=committee(委员会);Irangate(伊朗门事件),go-between(中间人),Euromart(欧洲市场),cold war(冷战)。
2.外来词汇在新闻文体中不时出现。由于新闻报道所报导的内容涉及世界各地发生的事件,为使新闻报道具有原汁原味,很多外来词汇就不时地出现在报道中。如:来自法语的attaché(随行人员),rapport(和睦,友好);来自拉丁语的de facto(事实上),per(每,每一);来自日语的karate(空手道),tsunami(海啸);来自汉语的dragon boat(龙船,taichi(太极拳)等。
3.短词小词和缩略语被广泛运用。为了节省篇幅,且又能快速地抓住读者的阅读兴趣,新闻文体使用大量的短词、小词来代替意思相同或相近的传统长词汇,以及使用缩略词。如:ties=diplomatic relations(外交关系),probe=investigation(调查),AIDS(艾滋病),WTO(世界贸易组织),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UNESCO(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ICEF(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4.在新闻文体中还将一些习语赋予新的特殊涵义。广泛借用体育、军事、商业、科技文学、宗教、娱乐等各个行业的词汇来表达其它的意思。其目的是力图反映现代新闻语言与当代现实生活的“融合性”,以适应各类读者的阅读兴趣,唤起各类读者的“亲切感”。如:blue-chip(蓝筹股),discount(贴现),doomsday(世界末日),factor(系数,倍数),file(文件,文件夹),formation(编队,队形),clone(克隆),bungee jumping(蹦极跳),bio-diesel(生态燃料),multi-gym(多功能健身器)等。
5.广泛使用套语、俚语俗语也是新闻文体用词与用词求新并行的另一特点。其目的是追求新奇,吸引读者,以迎合读者的“阅读兴趣”,各类读者都能找到自己熟悉的文字表达方法。如俚语俗语:egghead(知识分子),wheels(车辆);英联邦国家称议会为Parliament,美国则称Congress,俄罗斯为Duma,中国称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套语:“according to...”,“It’s reported that...”等。
为了能立即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新闻报导通常会省略一些虚词或在文中能明白意思的词汇。时态和语态也多使用较为简单的现在时态和主动语态。
2.新闻文体通常倾向于使用主动语态,辅以少量的被动语态。使用主动语态使读者有一种直接参与的感觉,能使叙述产生直接的感官效果。是因为主动语态比被动语态更加丰富多彩,而且更富有感染力,其所表达的意义更为直接,更具有说服力,使读者能切身体会到其可信性,读起来朗朗上口,流利自然。
3.广泛使用现在时态。为了造成事件正在进行中的效果,给读者以真实感,以及以新鲜出炉、形象生动、跃然纸上的感觉,在英语新闻中一般现在时和现在进行时被广泛使用。且复合句中时态不求完全一致;甚至在said,told,reported,added等动词过去时后面的that宾语从句中,过去时也常常为现在时态所替代。
由于新闻报道的篇幅较短。新闻报道文体中的句子结构相对于书面报道较为简单。句子结构多使用简明扼要的句型,如简单句。复合句中多用状语从句、宾语从句、非限定性定语从句。少用倒装句、分词短语、名词后置修饰语如限定性定语从句等。由于广播报道的传播途径的不同于报刊英语,诉诸于耳,所以为了降低理解的负担,句式往往趋于简单。
1.倾向于多用简单句并辅以定语、状语、同位语、插入语等补充成分或修饰限定成分。简单句的使用常常可以让读者的思路更加清晰,记者也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将要记录的事实交待清楚。连续使用简单句不致于在句子之间产生行文上的纠葛,有助于清晰地阐述事件的发展。
2.广泛使用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以增添所报导的新闻的真实性、可靠性、客观性和生动性。使用引语的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展示所报道的内容的真实性和客观性,让读者有一种“身临其境”或“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感觉。
3.名词性结构和动词的-ing形式大量出现在新闻报道中,以使句子更为简洁明了,读者能较为轻松地了解报导中所提供的信息。
新闻英语的语言有趣易懂,简洁精练,用非常简略的语言表达丰富的内容。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尽可能删去可用可不用但又不影响表达内容完整与准确的词。此外,新闻语体语言清晰,不能模棱两可,更不应晦涩难懂。
英语新闻文体不论是新闻报导、新闻分析还是新闻特写都要求作者以提供事实或消息为目的,客观地报导事实,避免使用带有个人感情或个人爱好倾向的语言。避免使用或尽量少使用感叹句和祈使句等激情的文句。避免使用带有译者思想感情和情绪的词句。译者应当与原作者一样,是冷静的叙述者和告知者。
1.掌握词汇表达的准确意思。新闻文体中的新词众多,它们基本上体现了所描述事物的新颖性,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经常会出现许多表示人名、地名和组织机构的专有名词。面对题材广泛的文章,译者在翻译时必须准确理解新闻词汇的具体意义,平时应多留意并掌握同一英语单词在不同行业中的不同词义、新造词和缩略词所表达的具体词义,切不可望文生义。
2.理解英语句子表达的信息。新闻文体的句子结构不同于一般的文体,它不是那么严谨,显得较为松散,不合规则,但较为松散的句子也能表达明确的涵义。译者在翻译时应注重文章所陈述的内容,而不必拘泥于它的表面形式,这样才能准确、流畅地进行翻译。
3.把握译文的表达手段。新闻语体讲究表达有力、叙述生动,因而译者翻译时必须在用词上多加锤炼,表现出新闻文体的总貌。不宜太俗也不宜太雅,要兼顾各类读者的阅读兴趣和习惯。不同的文章尽量符合原文的基本特点,必要的时候作一些可行的改变。
译者翻译新闻文章时,应密切注意原文的内容、语气、语调,尽可能地与原文保持一致。还要结合汉语的语言表达习惯,用通俗易懂的汉语为读者展现出所翻译的内容。
1.词汇的翻译方法。新闻文体中词汇的翻译,通常以意译为主;人名、地名以音译为主。也可以用音译法,加上相应的解释。
龙(永图)说:“中国优先考虑的是确保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商业周报》)
2.时态和语态的翻译方法。英语新闻文体中多用现在时态以求事实的及时性,而汉语多用过去时态表达已发生的事实。英语用时态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不一定有时间状语,而汉语往往借助时间副词表明动作发生的时间。汉译时可用增词法或减词法,以求让读者获得准确的信息。
3.句子结构的翻译方法。英语的句子结构与汉语的句子结构有所不同,特别是在修饰语的运用上有很大的区别。汉译时要根据汉语的表达习惯作相应的调整,可以采用切断、拆译、倒译、插入和重组等方法进行英汉和汉英对译。
英语新闻文体的翻译方法还有很多,在此笔者不再一一列举。译者可以在翻译过程中交替混合使用。灵活运用各种翻译手法的目的就是客观、准确地再现英语原文的风貌。
[1]华先发,邵毅.新编大学英译汉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黄忠廉,李亚舒.科学翻译学[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报刊,作为新闻的载体之一,在人们的日常文化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英语报刊种类多,版面多,栏目多,内容多。在如此繁杂之中鸿博体育,一则新闻如何能脱颖而出,吸引读者的眼球,标题往往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若标题得势,则全文皆振,若标题失势,则全文皆靡”。新闻标题不仅要高度概括新闻内容,还要简洁、醒目,这就使新闻标题形成了自己不同于其他语体的风格,被称之为标题语言。标题语言独有的风格之一,就是标题的语法风格,总体来说,标题语言有以下语法风格。
通常情况下,报刊所载的消息多数为已经发生或刚刚发生的事实,按英语语法应使用过去时态,但新闻标题不仅要简洁、浓缩新闻事实,还要最大限度地吸引读者,给读者制作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要求其使用的动词既要传神达意,又要具有强烈的时间感,因而,英文报刊的新闻标题一般不用一般过去时态或过去完成时态,而采用现在时态,被称作“新闻现在时态”(journalistic present tense)。英文标题中常见的动词时态有三种:一般现在时态、一般将来时态和现在进行时态。
在日常英语中,一般现在时是描述现在或经常性的动作性质或状态的时态,有时也用于表示过去时间或将来的时间。但在新闻标题中,一般现在时除了表示当前存在的事实外,更多的是为了增强报道的生动性和真实感,而被广泛地用来描述过去发生的事。试比较Spain Tomato Fest Draws Record Crowd 和Spain Tomato Fest Drew Record Crowd(西班牙番茄节盛况空前),后者远不如前者真切、有效、达意。
从以上几个例子可以看出,英文报刊标题用一般现在时态替代一般过去时态,不仅可以去“-ed”两个字母所占的篇幅,还从形式上增强报道的新鲜感(freshness)、现实感(reality)和直接感(immediacy)。
一般将来时态用来表示将来某个时间将要发生的动作或存在的状态,或表示将来经常反复发生的动作,其基本结构式will/shall+动词原形、be going to+动词原形、be to +动词原形等。在新闻标题中,将来时态除了用will+动词原形外,更多的是使用be to+动词原形的结构,其中的be动词通常省略,以达到省略字数节约空间的效果。例如:
英语标题常用现在进行时“be+现在分词”这一结构来表示正在发生的事件,而通常助动词“be”被省略。例如:
英语报刊新闻标题中,使用动词主动语态的频率远远超过被动语态。从修辞学角度而言,主动语态比被动语态更加生动多彩且富有感染力,所表达的意义更为直接,使读者感到真实可信。但在事件或动作的接受者比执行者更重要时,英语标题中通常使用被动语态,以突出强调宾语部分,引起读者注意。动词表示被动语态时,被动语态结构的“be+过去分词”形式中的助动词be通常省略,直接用过去分词表示被动意义,by及由其引出的动作执行者也一并省略。例如:
再如:“500 Reported Killed In S. Korean Building Collapse”远比“Collapse Claims 500 Lives In S.Korea”更为吸引人。两条标题都起到了提示与浓缩韩国某百货大楼倒塌致使五百人丧生这一新闻内容的作用,其中死亡人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前者虽为被动语态,却以数词开始鸿博体育,突出了这个重要内容,使它非常醒目,一下子吸引了读者。
为了使标题达到言简意赅、突出主题的效果,应努力使标题中的词都是有确凿具体含义的实词,为此要省略掉“某些语法成份或以虚词为主的词语”,如冠词、连词(and),系动词(be)等的。标题中的省略现象主要为以下几种情况:
为了使标题简洁干练,也为了节省标题空间,多数英语新闻标题不使用标点符号,如陈述句式的标题都省略了句号。虽然有些标题中也会使用某些标点,但往往会与一般文体中标题的功能有所不同。标题中使用了某个标点,基本是出于以下两个原因:(1)区分表示各句子成分或意群之间的关系;(2)减少标题字数,节省标题空间。标题中常见的标点符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逗号。在行文中,逗号一般表示并列成分之间的短暂停顿,或是把不属于句子组成部分的词或词组,如称呼、同位语等,用逗号与句子的其他部分分开。而在新闻标题中,逗号主要为了节约空间,而取代“and”表并列。例如:
2.破折号。在一般文体中,破折号表示后面是注解部分,或表示意思的进展。在新闻标题中,破折号主要用于在引进某一说法时交代说话者的身份,即可以表示引语本身可能比说话者更重要,又可使标题内容更为直观、真实;有时,破折号也表示补充说明。例如:
3.冒号。冒号通常用在不用引号的引语之前,或用来列举事物和解释前文。在新闻标题中,冒号的主要功能是提示下文,用于引入修饰、说明语,既表示“说”,又可替代“be”,使标题内容更直接、明了。例如:
4.引号。新闻标题中的引号用来表示对某人言论的直接引用,但并不代表作者或报纸的观点。
5.问号。问号常用来表示某事不确定,可用于疑问句的句尾,也可用在陈述句的句尾。例如:
综上所述,英文新闻标题在时态、语态、省略及标点符号等语法现象中都有自己不同于一般语体的语言风格,只有充分了解这些特点,才能在阅读英文新闻时,更准确地理解标题所传递的信息,从而预判整篇新闻的重点、要点,给自己提供更大的选择空间。
[1] 张健.新闻英语问题与范文评析[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2]张健.英语报刊阅读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