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博体育开局之年,省政府在省委的领导下,在省人大的监督和支持下,坚持把节能减排作为促进科学发展的硬任务,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硬措施,作为促进和谐、改善民生的硬抓手,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综合运用经济、法律、技术和行政手段,强力推进节能减排,在夺取灾后恢复重建伟大胜利,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基础上,较好地完成了
节能目标超额完成。根据国家初步统计核算,2011年我省单位GDP能耗达到1.221吨标准煤/万元(以2005年价格计算),下降4.23%,超年度目标任务0.73个百分点。完成“十二五”时期节能目标任务的24.79%,超进度目标4.79个百分点。4月21日至23日,国家2011年度节能目标责任现场评价考核第五工作组赴川进行现场评价考核,通过查阅资料和现场核查,初步确定我省2011年节能工作考核等级为“超额完成”。
减排目标基本实现。根据环境保护部通报,2011年我省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30.22万吨,比2010年下降1.67%,其中工业和生活化学需氧量排放量73.95万吨,比2010年下降1.43%;氨氮排放量14.37万吨,比2010年下降1.28%,其中工业和生活氨氮排放量8.43万吨,比2010年下降0.88%;二氧化硫排放量90.20万吨,比2010年下降2.70%。纳入2011年国家考核的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两项指标均完成年度减排目标任务。
一是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研究制定工作措施。“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确定后,蒋巨峰省长、王宁、文华副省长相继主持召开全省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省政府常务会议、节能降耗及总量减排专题工作会议,贯彻落实全国节能减排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从“强化宏观组织领导,加快产业升级步伐,加强重点工程建设,推动重点领域发展,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抓好能力建设提升”等6个方面对“十二五”节能减排工作做出安排部署,并提出2011年节能减排工作6条要求。6月,省政府印发了《四川省“十一五”节能工作总结和“十二五”工作安排》,提出了全省“十二五”节能工作的主要任务。11月,省政府印发了《四川省“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提出了12个方面50条政策措施,并分解落实到责任部门和各市(州),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条块结合、齐抓共管的节能减排工作责任体系。
二是科学编制“十二五”规划,分解下达目标任务。编制完成了《四川省“十二五”节约能源规划》和《四川省“十二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等重点专项规划,经省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并印发实施。编制完成《四川省“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规划》,并组织编制了应对气候变化、清洁生产、城镇污水、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等多个专项规划。综合考虑各市(州)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节能潜力、能源消耗量等因素,将各市(州)节能目标分为17%、16%、15%、10%四类。根据全省重点行业能源消耗现状、节能潜力和国家对部分行业分解目标的情况,确定“十二五”重点领域节能目标,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商业、公共机构分别下降23.5%、16%。8%、8%、16%。“十二五”全省污染减排目标为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总量分别控制在123.1万吨、13.31万吨以内,比2010年的132.4万吨、14.56万吨分别减少7.0%、8.6%;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控制在84.4万吨、57.7万吨以内,比2010年的92.7万吨、62.0万吨分别减少9.0%、6.9%。全省“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分解下达至各市(州)政府和省级相关部门,并纳入省政府对各市(州)的目标管理,由各市(州)政府进一步分解落实至各县(市、区)。
三是及早谋划,合理确定年度节能减排目标。为确保完成“十二五”节能目标,按照不低于平均目标进度,适度从紧的原则确定了2011年单位GDP能耗降低3.5%的节能目标,并据此分解细化了工业、建筑、交通、商务、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及各市(州)的年度节能目标。按照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及各市(州)上报的减排项目,结合“十二五”减排总目标,科学测算减排潜力,确定了化学需氧量下降1.5%,氨氮下降0.5%,二氧化硫下降2%,氮氧化物排放控制在4.9%以内的2011年减排目标。2011年节能减排目标由省政府目标绩效管理办公室分解下达到各市(州)。
一是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坚持集约集聚,优化产业布局,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国家信息、软件、新能源、民用航空、新材料和生物高技术产业基地,高新技术产值突破6000亿元。以建设西部物流中心、商贸中心、金融中心为重点,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不断拓展服务业新领域,服务业的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
二是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认真贯彻执行国家产业政策,按要求制定了淘汰落后产能的年度计划,省政府召开了2011年全省淘汰落后产能工作会议,与21个市(州)政府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全省淘汰266户落后产能企业及工艺技术装备,建立并落实了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妥善处理社会稳定问题,切实做好关停企业职工安置、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等工作。经国家初步核定,2011年全省化工、建材、钢铁、有色、电力、石化等六大高耗能行业产值占地区工业总产值比重为31.51%,比2010年降低1.2个百分点。
三是严格实施节能评估审查和环境影响评价。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2010年第6号令要求,制定并印发了《四川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实施暂行办法》,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作为项目审批、核准或开工建设的前置性条件,2011年累计完成649件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节能审查,同时,严把高耗能项目节能审查和环境影响评价关,对耗能和污染特别大的项目,责成当地政府对项目能耗和环境污染进行认真评估,分析对当地节能减排目标完成的影响,提出确保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任务的措施,并做出书面承诺。全省各市(州)也广泛开展了节能评估审查工作,进一步加大节能评估审查和环评力度,从源头上防止了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过快增长。
一是实施节能重点工程。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2011年我省实施了新光硅业多晶硅生产系统加压节能改造、成都丽雅能源梯级利用改造、宜宾惠美线业能量系统优化改造等一批重点节能工程,目前项目建设进展顺利。组织实施四川德胜钢铁50MW高温、高压凝气式发电等节能技术改造工程,预估节能量27.06万吨标准煤。积极实施合同能源推广工程,共有4家节能服务公司组织实施由国家财政奖励资金支持的7个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年可节能1.9万吨标准煤。大力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支持高效节能空调、高效照明产品推广,推广了1000万只节能灯,年可节能20万吨标煤,居全国前列。
二是实施污染物减排重点工程。继续推进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纳入国家与省政府签订“十二五”减排目标责任书的22个工程项目。加快实施制浆造纸企业、燃煤电厂、水泥厂等100户工业企业重点项目的限期治理,加大对制浆造纸等高排放行业的污染防治。加强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将重点地区的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作为“民生工程”实施,新建48个城市污水处理厂、197个乡镇污水处理设施,新增城市污水处理管网580公里、乡镇污水处理管网340公里。突出新领域减排,建成华电宜宾珙县电厂和中电投福溪电厂各一台机组脱硝设施,建成都江堰拉法基水泥3500吨/日熟料生产线脱硝设施。对规模化畜禽养殖实施全过程、全要素减排,限期治理了50家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企业。
三是实施循环经济重点工程。国家首批“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内江西南再生资源产业园区项目建设进展顺利,一期已于6月份建成投产,累计回收各类再生资源60多万吨,实现销售收入8亿元,回收拆解废旧家电60余万台。成都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实施方案获得国家批准,并被确定为国家首批试点城市。在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传动工程机械和机床再制造等领域,组织开展了再制造产业试点,确定了一批省级再制造产业示范项目。组织申报了省级“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和国家级“城市矿产”教育示范基地。积极推广循环经济发展典型模式,向国家申报宜宾丝丽雅、四川西南再生资源产业园和德阳深捷科技等循环经济工作先进单位。在成都市、德阳罗江县、南充阆中市、广安华蓥市开展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体系建设试点,积极探索分类回收、密闭运输、集中处理体系建设,建立了“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垃圾收运体系。集中开展了限制生产、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购物袋专项行动,有效遏制了白色污染。
四是加强项目管理。建立了“十二五”全省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重点项目库,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中央及省预算内投资项目管理的通知》,加强项目资金管理。组织申报了2011年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补助资金项目,做好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省预算内资金安排,重点支持一批示范带动作用强的项目,组织完成了《国家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第四批)》我省重点节能技术的筛选和推荐工作。加强对重点项目的督促和检查,确保财政性资金落实到位和合规使用。
一是突出工业节能减排。我省加强了年能耗5000吨标准煤以上的工业重点用能企业的节能监管,组织开展了工业重点用能企业能效水平达标活动,对能耗限额标准执行情况进行现场核查,要求能效限额不达标的26户企业限期整改。对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目标责任进行评价考核,落实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制度,开展了能源管理体系试点。加强了电力、钢铁、有色、石油石化、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节能管理,加大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力度,清理取消了对“两高”行业的用电优惠政策,严格执行差别电价政策,大力推进了节能发电调度。根据国家初步核算鸿博体育,2011年我省规上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7.78%,超额完成进度目标。
二是积极推进建筑领域节能。制定并下发了《四川省建筑节能和墙体材料革新“十二五”发展规划》,全省城市规划区新建居住建筑、公共建筑按照节能50%的设计标准执行,新建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执行率达到95%以上,完成全省公共建筑节能目标。积极做好绿色建筑创新奖申报、初审和推荐工作,我省共创建星级绿色建筑10个,位居全国第七位,中西部第一。纳入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的27个城市全部实现了“禁粘”。开展了既有居住建筑基本信息调查,制定节能目标和技术改造方案。完成省级机关办公楼20万套办公照明节能灯具的更换,对省交通运输厅办公大楼进行了节能改造试点。双流县和渠县成功申报为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农村示范项目,获国家财政资金2600万元,省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西南科技大学成功申报财政部、住建部节约型示范校园。
三是强化交通运输领域节能减排。编制完成《四川省道路运输业“十二五”节能专项规划》,制定《2011年四川省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工作要点》,全面实施营运车辆燃料消耗量准入与退出机制。总结水运节能示范项目经验,在广安等市开展推广LNG汽车试点,开展特殊环境公路隧道LED照明示范项目(二郎山、鹧鸪山隧道),建设四川省交通公众出行信息服务系统,成都市列为国家第二批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试点城市,成都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获得国家正式批复。铁路、民航等部门也按照我省“十二五”节能规划要求开展了本领域的节能工作,为交通运输行业全面完成节能目标任务打下了基础。
四是抓好公共机构和商业民用领域节能减排。制定了《四川省公共机构节能“十二五”规划》,印发了四川省公共机构节电、节水、节气、公务车辆节油和办公用品节支管理制度,建设能耗监测平台、节能监管体系和公共机构节能网,开展基本信息普查工作,建立能耗资源消耗统计台帐,开展省直机关合同能源管理试点。积极落实商业和民用领域节能措施,开展“零售业节能行动”,组织了对全省酒店、商场等商业设施、公共场所夏季空调温度设置情况的监督检查。家电以旧换新工作成效明显,共回收旧家电252.9万台。
五是抓好农村节能减排。建设农民集中居住区生活污水净化沼气工程,2011年底,全省沼气池总数553万户,位居全国第一。建设畜禽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工程鸿博体育,累计拥有养殖场沼气工程4349处,年产沼气近1亿立方米。开展秸秆能源化利用示范项目,全省不同规模秸秆气化站达到14个,年产气400万立方米。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鼓励污染物统一收集、集中处理。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累计达到425万立方米,占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二。推行测土配方施肥,实施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和绿色防控,发展有机农业。
一是积极开展低碳城市试点。确定成都、广元和宜宾等城市为省级低碳试点城市,制定了低碳发展规划和方案,推进低碳产业、低碳技术发展和低碳社会建设,为全面推进我省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和绿色低碳发展积累了经验。广元市成立了低碳发展局,专门负责全市绿色低碳发展工作,积极推进“中国四川西北部退化土地的造林再造林”等碳交易项目。组织推荐成都、泸州申报国家第二批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试点城市。
二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组织编制了“四川省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方案”,开展“四川省绿色低碳发展专题研究”,宣传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推动全省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有序开展。启动全省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工作,研究建立绿色低碳统计监测指标体系,摸清温室气体排放现状,查明排放源,为完成国家下达的碳强度下降目标做好充分准备。
三是推动清洁发展机制项目。鼓励和支持企业积极参与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2011年全省共有50个项目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截至2011年年底,累计批准项目总数达328个,项目个数居全国第二,年碳减排量高居全国第一。
一是大力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发挥市场机制对推进节能的积极作用,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发展节能服务产业。切实推进我省合同能源管理发展,召开省级有关部门、各市(州)和省内节能服务公司会议,进一步研究推进合同能源管理试点工作,确定了我省2011年合同能源管理试点项目。组织开展合同能源管理财政奖励项目节能量第三方审核工作,对完成审核的4家节能服务公司的1.92万吨节能量,兑现财政奖励政策。积极组织节能服务公司申报国家审核备案,我省通过国家审核备案的节能服务公司已经达到59家,居中西部地区前列。
二是推进排污权交易试点,探索开展碳交易。研究制定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的指导意见,开展主要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探索实行新建项目的污染物总量指标通过交易方式有偿获得,发挥西南联合产权交易所、成都环境交易所和广元环境交易所等平台的积极作用,研究建立区域性碳交易市场,建立自愿减排机制,逐步探索开展碳交易试点。
一是加强形势分析预测。围绕完成我省2011年节能减排目标,积极做好节能减排形势分析和预测预警。开展了全省节能减排形势的分析,对每季度全省形势进行总结分析,对下季度形势作预测分析,并发布了上半年、前三季度各市(州)节能形势“晴雨表”。从2011年3月开始,对全口径燃煤电厂、全口径污水处理厂等重点减排项目的运行情况实施月调度。
二是加快推进监控体系建设。全省国控重点污染源监控中心实现了三级联通,省级监控平台与20个市级监控平台实现与环境保护部联网,21个污染源监控中心已全部通过验收。全省国控重点污染企业自动监控设备安装率为94.9%,现场端验收率为86.0%,监督考核完成率为88.8%。
三是强化了监督检查。按照省政府领导的要求,11月上旬组织省级有关部门对成都等15个市(州)开展了节能减排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监督检查。检查了相关市(州)贯彻落实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目标分解及任务完成进度、“十二五”规划和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制定实施等情况,对完成年度目标有困难的市(州)发出了督办通知,有力地促进了各市(州)的目标完成。加强污染物减排日常巡检频次,全年共现场检查企业42611家、规模以上畜禽养殖场1415家,立案查处1009家环境违法企业。
一是加强了制度建设。《四川省节约能源条例》起草工作进展顺利,已形成专家建议稿。组织拟定《四川应对气候变化办法》。印发了《四川省“十二五”降氮脱硝工作意见》和《四川省关于加强机动车污染防治工作的意见》,完成了《四川省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预警调控方案》等制度的起草工作。
二是完善了奖惩措施。完成了对各市(州)2010年及“十一五”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向全社会公告全省及各市(州)节能目标完成情况。对“十一五”节能工作成绩突出的自贡等22个市(州)政府和单位,以及“十一五”减排工作成绩突出的宜宾等22个市(州)政府和单位给予通报表扬。研究制定了《节能技术改造财政奖励资金管理办法》,实行了节能技术改造“以奖代补”政策。
三是加强重大问题研究。组织对全省低碳发展状况进行了系统调研,形成《四川省绿色低碳发展调研报告》,为促进我省绿色低碳发展进行了有益探索。分析研究碳交易市场发展,形成《关于国内碳交易市场发展走向以及我省对策建议的情况汇报》,探索利用市场化机制减少碳排放。组织开展了《节能能力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研究》、《节能减排社区家庭行动》等重大课题研究。
四是开展宣传培训。在全省开展了以“节能我行动、低碳新生活”为主题的节能宣传周活动,为“十二五”节能工作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就新颁布的《四川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实施暂行办法》、《四川省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财政奖励资金管理实施暂行办法》以及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中央预算内资金项目申报等内容,组织对各市(州)有关部门管理人员进行了培训,进一步提高业务能力。
2011年我省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任务的难度进一步加大。一是我省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发展时期,对资源能源的依存度较高,产业结构重型化特征明显,服务业发展滞后,经济结构和战略性调整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过程,节能减排的压力巨大鸿博体育,如2011年我省氮氧化物排放量不降反升。二是区域发展极不平衡。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加快发展愿望十分强烈,地震灾区发展振兴任务十分艰巨,这些地区的能源资源消耗水平很低,但却同时面临着加快发展和节能减排的双重压力。2011年我省有2个市(州)因灾后重建项目投产未完成节能目标。三是我省是能源资源大省,但同时也是能源资源输出大省,工业产品也多是资源初级加工产品鸿博体育,能耗和污染均在我省,增加了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任务的难度。四是有利于节能减排的经济政策和市场化机制有待进一步加强,节能管理、监察、服务能力有待提高,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三大体系建设与工作要求还有差距。
2012年是“十二五”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是喜迎党的十八大和省委第十次党代会胜利召开之年。我们将按照中央“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和省委“稳定增势、高位求进、加快发展”的总体安排,认真分析和把握当前节能减排形势,把节能减排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按照“强责任鸿博体育、调结构、抓工程、促管理”的思路,全力以赴抓好节能减排工作,为全面完成“十二五”目标任务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一是全面落实目标责任。认真执行我省《“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与市(州)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各级政府、有关部门、重点单位的责任。按照进一步做好我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发式监督检查工作的要求,开展节能减排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加强年度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将政策措施完成情况和工作目标完成情况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对未完成年度目标和“十二五”进度目标的市(州)实行问责。
二是防止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过快增长。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标准,实施严格的节能评估审查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未能按时完成淘汰落后产能任务,新上项目能耗总量增长过快,影响总量控制目标任务完成,预警等级连续两次为一级的地区,暂停高耗能、高污染项目的核准和审批。严格执行排污许可证管理制度,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定量化管理。对造纸、淀粉、印染、化工等行业实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严格控制水泥、建材等行业新增排放量。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淘汰落后产能415户,形成节能量495万吨标煤。
三是大力实施重点工程。大力实施锅炉窑炉改造、电机系统节能等节能改造工程和节能能力工程。强化节能科技创新能力,加大研发投入,继续实施节能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积极引导消费者购买高效节能产品,继续开展节能产品惠民工程。深入推进工业企业污水深度处理和回用工程。加大资金投入,重点支持火电、水泥行业脱硝工程、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污染减排等项目建设。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建设“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一批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和骨干企业,促进循环经济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四是突出抓好重点领域。实施“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督促纳入万家企业的工业企业、交通运输企业、宾馆、商场及学校建立能源管理体系,落实能源审计和能源利用报告制度。组织开展省级“千户企业节能行动”和“节能减排全民行动”。突出抓好工业重点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对重点企业实行分级管理和分类指导,加强节能标准制定等基础性工作,开展能效水平对标活动。严格执行建筑节能标准,鼓励发展绿色建筑,组织开展建筑节能改造,合理控制城市景观照明。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建设节能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鼓励使用节能环保型交通工具和替代燃料,积极开展双流国际机场综合节能改造示范项目。继续实施机动车氮氧化物减排工作,加快淘汰不达标机动车和“黄标车”。继续推进农村污染源减排工作,加强农村环境治理,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和农村清洁生产示范工程。
五是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研究制定应对气候变化工作行动方案,分解落实“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重点做好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工作,研究建立绿色低碳发展指标体系,制定我省《绿色低碳发展指导意见》,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扩大低碳城市试点范围,积极争取广元纳入国家低碳城市试点,推进低碳发展相关项目的实施。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合作,继续组织申报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
六是大力推广市场化机制。积极推进合同能源管理,继续支持组建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组织申报国家审核备案。发展第三方节能量审核机构,做好节能量审核工作。落实国家节能产品政府强制采购制度,认真执行国家和省促进节能减排的税收优惠政策,积极引导各类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大对节能减排项目的金融支持力度。加大差别电价、惩罚性电价、脱硝电价等政策实施力度。引导企业开展碳排放交易,通过市场机制减少碳排放。
七是加强能力建设。尽快制定出台我省《节约能源条例》、《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和《应对气候变化办法》,适时修订《四川省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征收和使用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推进能源计量基础工作,建立健全统计监测体系,加强统计分析,实施能耗季度核算制度。加快建设省节能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加强各级节能管理、监察和服务机构建设,提高节能管理水平和监察服务能力。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衷心希望省人大常委会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给予更大的指导、监督与支持,共同加快推进我省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使我省节能减排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