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m视讯【大气环境质量】2021年,延吉市优良天数为358天,空气优良率为98.1%,其中优质天数为261天,同比提升11天;PM2.5平均浓度为2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微克/立方米。
加强燃煤污染防治。对全市44台20蒸吨及以上燃煤锅炉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情况开展全面检查,确保达标排放。加大涉气企业监管。全市1家成品油存储企业和7家加油站均办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建设双层油罐,安装油气回收装置并正常投入运行。推进移动污染源治理。对全市25家挥发性有机物(VOCs)废气企业,定期开展环境违法行为专项整治活动;协同公安、交通运输等部门联动开展路检路查,完成柴油货车企业入户尾气排放检查600余辆次、路检路查车辆3700辆次、登记非道路移动机械400余辆、出具外籍二手车环保确认书500余份。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机制。加强部门会商,修订印发《延吉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建立空气质量“预警前措施”实施机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强化秸秆全域禁烧管控。建立秸秆离田、禁烧监管、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置“四本账”,以“四个到位”措施(责任划分到位、wm视讯政策帮扶到位、巡查监管到位、宣传引导到位),严格落实网格化监管体系(确定农作物种植户4818个,划定市级网格1个、镇级网格4个、村级网格54个、组/屯级网格484个),逐级签订包保责任书,开展全天候巡查检查,全力守护好“延吉蓝”。截至目前,水稻已离田2.79万亩,(全市共有水田3.79万亩)。旱田离田5.24万亩(全市共有旱田21.15万亩),正在开展打捆、离田工作。1.125万亩的水稻保护性耕作地、“黑土地”等地块全部完成深翻。wm视讯在2020年度秸秆全量化处置工作考核中,延吉位列全省县(市、区)首位。
【水环境质量】磨盘大桥国考断面和延吉下省考断面均达到Ⅲ类水体,优良水体比例100%;五道水库和延河水库饮用水水源地达标率100%。
实施水环境治理工程。全市改造雨污分流管线公里。强化工业源污染治理,“两区”已编制依托污水处理厂论证报告并通过专家评审(其中空港区涉水企业11家,高新区涉水企业9家)。持续开展入河排污口规范化整治,63个入河排污口全部实行台账式管理。实施水生态修复工程。开展“清四乱”专项行动,延吉市美丽河湖创建已报送省河长办待批。加强五道水库生态修复隔离带建设,种植蓝莓隔离带2000延长米,面积4公顷,果苗10000棵。实施水资源保障工程。编制印发《延吉市再生水利用实施方案》,推进节水行动,国电龙华、延吉天盈已编制节水方案,市执法局制定全市节水计划。着力保障重要江河生态流量,合理安排生态用水下泄水量,提高水体对污染物的自然净化能力。实施水安全保障工程。完成五道水库、延河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规范化建设,《延吉市城镇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规划》《延吉市延河水库环保生态移民方案》已通过市政府常务会审议并发布实施。
实施土壤污染风险防控工程。5家重点监管企业已编制完成土壤隐患排查报告并通过了评审;加强建设用地流转管控,与自然资源部门建立联系协商机制,实现资源共享;推进企业用地调查成果应用,溪洞油库、八道金矿等2家企业已制定风险管控方案;开展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工程,完成3个地下水国考断面周边环境污染隐患排查工作。实施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提升工程。进一步完善“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体系,实行清单化管理,全市54个行政村均由天楹环保能源有限公司负责处理,处理率达到100%;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完成朝阳川镇平岗村、北张芝村和依兰镇台岩村的449个厕所改造任务。
【生态示范县市创建】组织发改、自然资源等18个部门,积极与第三方机构进行对接,目前《延吉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规划(2021-2030年)》已通过省级审核,并由市政府发布实施。
【生态环境保护监管】稳步推进“执法大练兵”活动,科学统筹日常监管和执法检查等所有现场检查任务。建立“双随机、一公开”联合检查制度。先后开展“小化工”排查整治、采砂、洗砂行业排查整治等16项专项执法行动,将执法监管融入污染防治攻坚全过程。截至目前,累计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11份,处罚金额25.46万元,其中五类案件1件(移送公安1件)。紧盯群众环境信访投诉。全年共受理各类生态环境信访案件1045件,处理率100%,结案率100%。积极落实《延边州公众举报生态环境法行为奖励办法》,对27人发放13500元奖励资金。有效维护生态环境安全。加强应急值班、值守工作,围绕垃圾焚烧发电等项目开展“邻避”风险隐患排查,借鉴“南阳实践”经验,建立健全防范应对机制,对39家企业事业单位进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累计备案企业为300家。实行“局队站合一”监管模式。积极探索自主监测+第三方辅助执法机制,实现以生态大数据为依托的生态环境监管,年初以来,监测站共获得监测数据13622个,出具监测报告112份。全面优化项目审批服务,落实环评审批承诺制试点。完成延吉敖东-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等14个建设项目的承诺告之审批工作。积极为复工复产提供有力条件。截至目前,共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2件,报告表33个。认真完成排污许可证核发,已发放许可证102家。
全面落实放管服工作。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对“最多跑一次”的工作要求,为全市两区的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了培训。减低51项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取消环境影响登记表40项。保证复工复产企业顺利进行。疫情期间,采取了电话咨询、微信告之、厅外办公的形式,为企业提供服务。现场勘查100余处,电线余次。全面完成排污许可证发放工作。全市已发放的许可证102家,新发放排污许可证14家,办理变更、延续的36家、辐射许可证20家、危险废物许可证2家。全力抓好环保项目谋划推进。重点围绕朝阳川镇农村污水治理、延吉市城乡结合部污水管网建设、延吉西部大气污染防治(小锅炉淘汰)、高新区南部入河水质生态净化工程、延吉市大型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项目等,有针对性地做好项目包装,提高项目成熟度,积极申请纳入中央和省项目库。
【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全面加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宣传引导,持续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社会行动体系建设。加强媒体宣传。充分运用“一台一报一网”和“延边州生态环境”微信公众号等传统与新媒体平台,利用线上、线下宣传资源,及时宣传报道工作进展,有效开展生态教育工作,截至目前,投稿信息4080篇次,确定新闻口径达37个部门,累计刊发、播出生态环保工作的新闻稿件达到757篇次,通过微信、微博等新型媒体发布宣传信息304条。在州、市广播电台《关注今日》《美好人间》40分钟直播节目,先后开展7次线上绿色讲座。认真、及时做好信息公开与传输。通过延吉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政府信息公开》和《部门之窗》栏目,公开与传输生态环保动态信息98条、wm视讯项目受理公示46条,拟审查项目公示36条。积极开展纪念日宣传活动。迎第52个世界地球日、第50个世界环境日、第一个吉林生态日等纪念日,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弘扬低碳发展理念,努力营造全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积极推进公众参与。为充实和提高公众的环境素养,保障公众环境权益,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前提下,将传统的环保设施“现场开放”和互联网“线上开放”有机结合,针对延吉市三家指定公众开放企业,累计组织开放活动9次共17家次。组织市内街道、社区代表队积极参与2021年度全州环境知识竞赛,争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
【持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将党的领导和意识形态工作始终贯穿于生态文明建设全过程。不断加强组织建设。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强化支部建设,将原有的3个党支部重新整合为2个,wm视讯改选支部班子,实现基层组织力全面提升。监测站被市人民政府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评为巾帼文明岗。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制定《延边州生态环境局延吉市分局党史学习教育实施工作方案》,wm视讯通过集中学习、开展专题讲座、组织党课活动,用活“资源”讲好身边“党史”故事。持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建立健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机制,以“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为契机,认真抓好机关党风廉政教育,通过签订廉政建设责任书,组织参观延边州廉政教育馆等,深入学习党风廉政法律法规,主动接受廉政警示教育,不断增强党员干部抵御各种诱惑、风险的自觉性。全力开展乡村振兴建设。定期到东光村、五道村对接帮扶工作,及时了解贫困户生活状况,解决实际困难。积极协助五凤村做好返贫监测和帮扶集中排查,确保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抓实抓牢干部队伍建设。通过开展“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主题党日活动,设立“青年图书角”等形式,进一步激发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想干事、敢干事、真干事的内生动力,改进工作作风。
下步工作中,延边州生态环境局延吉市分局将对标对表“生态立州”部署,科学谋划部署“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在建设生态强省的过程中,继续奋勇争先。(韩龙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