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m视讯2021年生态环境部共计召开 11场例行新闻发布会有 16位司局长轮番登上发布台主动通报了 34项重点工作及时回应 113个问题
1月28日,生态环境部举行2021年1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崔书红出席发布会,介绍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情况。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主持发布会,通报近期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作进展,并共同回答了大家关心的问题。 ( 点击文字查看1月发布会全文 实录 )
人民网:COP15目前筹备情况进展如何?本届大会的亮点有什么?大会上将会有哪些成果值得期待?
崔书红:中国政府高度重视COP15筹备工作,习亲自推动成为中国办会的最大“亮点”。大会主题“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确立是目前大会筹备最鼓舞性、最具感召性、最具标志性的成果。wm视讯
2月25日,生态环境部举行2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刘炳江出席发布会,介绍2020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成效及2021年和“十四五”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安排部署。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主持发布会,通报近期生态环境保护有关重点工作进展,并共同回答了大家关心的问题。 (点击文字查看2月发布会全文实录)
央视新闻:生态环境部对2021年以及“十四五”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如何考虑,是否有硬性的指标来约束,是否有新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刘炳江:“十四五”期间,会编制空气质量全面改善行动计划,关于目标设置,仍坚持PM2.5和优良天数两个指标,初步考虑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PM2.5平均浓度要下降10%,优良天数比率从87%提高到87.5%。关于2021年目标设置,全国PM2.5平均浓度下降0.5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率提高0.4个百分点,达到85.2%。
3月30日,生态环境部举行3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总工程师、水生态环境司司长张波出席发布会,介绍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展和下一步安排部署。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主持发布会,通报近期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作进展,并共同回答了大家关心的问题。 (点击文字查看3月发布会全文 实录)
海报新闻:“十四五”期间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出要更加重视人水和谐,水生态环境治理的牛鼻子是什么?
张波:“有河有水、有鱼有草、人水和谐”,就是“十四五”的治水目标。“有河有水”代表水资源,要努力把生态用水摆在一个更加突出的位置,改进水资源管理的基础制度,梳理重要水体的生态用水底线,逐步推动满足这些底线要求。“有鱼有草”代表生物多样性,实现有鱼有草了,生态功能才能逐步恢复。“人水和谐”是水环境问题,人类要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减少排放,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人不负水,水定不负人。
封面新闻:2021年3月,中国北方地区出现多次范围广、强度大的沙尘暴天气,请介绍一下2021年沙尘暴来源及影响范围,频发的沙尘暴天气对我国优良天数比例产生了哪些影响?
刘友宾:3月以来的强沙尘天气对我国环境空气质量带来严重影响,导致全国优良天数比例下降约0.6个百分点。这两次沙尘天气过程主要起源于蒙古国,虽然起因主要是自然因素,但这也再次提醒我们,人与自然是命运共同体,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4月28日,生态环境部举行4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执法局局长曹立平出席发布会,介绍生态环境执法工作进展及下一步工作安排。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主持发布会,通报近期生态环境保护相关重点工作进展,并共同回答了大家关心的问题。 (点击文字查看4月发布会全文实录)
荔枝新闻:4月20号,生态环境执法全新的制式服装首次亮相,请问什么时候可以配发到全国?
曹立平:我们将积极推进全国生态环境执法队伍的统一着装,力争2021年尽早让符合着装条件的一线执法人员穿上新制服,展现新面貌。统一制式服装要求我们进一步规范执法,进一步转变作风,进一步严守纪律,更好地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大局。
5月26日,生态环境部举行5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司司长柏仇勇、中国环境监测总站首席科学家、副总工程师李健军出席发布会,介绍2020年中国生态环境状况。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主持发布会,通报近期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作进展,并共同回答了大家关心的问题。 (点击文字查看5月发布会全文实录)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我们国家生态环境还存在哪些主要的问题,下一步有什么打算?
柏仇勇:“十三五”期间是迄今为止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成效最大、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发展最好的五年,全国各地环境“颜值”普遍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同时,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由于“三个没有根本改变”,我国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成效还不稳固,生态环保仍然任重道远。
7月26日,生态环境部举行7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徐必久出席发布会,介绍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相关情况。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主持发布会,通报近期生态环境保护相关重点工作进展,并共同回答了大家关心的问题。 (点击文字查看7月发布会全文实录)
新华社:请问第二轮第三批督察发现的问题整改得怎么样,后续工作还有哪些安排?
徐必久:第二轮第三批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群众举报的2.9万余件群众举报问题,已经办结或阶段办结约2.79万件。曝光的40个典型案例,一些地方已立行立改,有些正在加快推进整改。督察报告指出的所有问题,已经向地方进行了反馈,地方正在抓紧制定整改方案。对后续整改:一是指导地方科学制定督察整改方案。二是要督促抓好整改方案落实。三是建立整改保障机制。同时,正在研究制定《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规定》。
8月26日,生态环境部举行8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海洋生态环境司副司长张志锋、中国海警局新闻发言人刘德军出席发布会,介绍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情况。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主持发布会,通报近期生态环境保护相关重点工作进展,并共同回答了大家关心的问题。 (点击文字查看8月发布会全文实录)
科技日报: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出后,有关“海洋碳汇”的话题受到关注。请问生态环境部在“海洋碳汇”的研究和政策制定方面有哪些进展和打算?
张志锋:海洋在全球气候变化和碳循环过程中发挥着基础性的重要作用,维护发展海洋蓝色碳汇、稳步提升海洋碳汇能力是助力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工作。生态环境部高度重视海洋碳汇建设,已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下一步拟会同有关部门和沿海地方推进加强海洋应对气候变化监测与评估,推动海洋减污与应对气候变化协同增效,wm视讯增强海洋生态系统的气候韧性。
9月23日,生态环境部举行9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执委办主任、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崔书红,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王天喜,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教授杨宇明,出席发布会并介绍COP15筹备工作情况及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成效,三人共同回答了大家关心的问题。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主持发布会,通报近期生态环境保护相关重点工作进展。 (点击文字查看9月发布会全文实录)
COP15筹备工作执行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崔书红
每日经济新闻:生物多样性保护对于人类生产生活,甚至是整个生态有什么意义呢?
崔书红:生物多样性在国际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与人类福祉关系极其密切。生物多样性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衣物、生产生活原料,有重要的生态功能,还具有巨大的潜在价值。
10月29日,生态环境部举行10月例行新闻发布会。大气环境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吴险峰,生态环境监测司一级巡视员刘舒生,生态环境执法局督察专员李天威介绍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相关工作情况,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主持发布会,通报近期生态环境保护相关重点工作进展,并共同回答记者提问。 (点击文字查看10月发布会全文实录)
总台央视:2021年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跟以往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相比有什么特殊的侧重点,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过程中,我们怎样来避免一刀切现象的存在?
吴险峰:2021年攻坚总体的思路是在延续往年行之有效的工作基础上,保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聚焦人民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重污染天气,在措施上坚持标本兼治,坚决反对一刀切。明确要求地方必须坚决防止为了完成目标任务采取先停再说、一律关停等敷衍应对、临时性措施。继续实施重点行业绩效分级、差异化减排。2021年首次提出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钢铁行业实施错峰生产。
中国环境报:请问当前空气质量监测能预测多长时间的空气质量状况,如何提高监测和预报的精准度?
刘舒生:经过多年努力,空气质量的预报系统在国家层面已经比较成熟了,经专家鉴定评价,我国空气质量预报能力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已能够实现省级和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未来7天的逐日空气质量预报,重点区域能够实现未来7—10天的空气质量预报。还能够对全国及重点区域未来15天的空气质量进行趋势预报。
海报新闻:近年来在涉及大气生态环境执法中,生态环境部门采取了哪些优化执法的方式,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李天威:2021年初,印发了《关于优化生态环境保护执法方式提高执法效能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不断落实执法责任、优化执法方式、完善执法机制、规范执法行为,具体到大气环境监督执法来说,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完善执法监管制度,坚持将“双随机、一公开”作为大气监督执法的基本手段和方式。第二,综合运用执法手段,推进监督执法的正面清单制度,建立健全举报奖励制度。第三,创新科技执法,深化“千里眼”大气环境监管,指导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加强非现场监管,加大新技术手段应用,提升智慧化监督执法的水平。第四,严格生态环境执法,2016-2020年,全国共查办涉气环境违法案件19.33万件,罚款总计140.51亿元。
11月25日,生态环境部举行11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法规与标准司司长别涛、副司长王开宇介绍环境法规与标准相关情况,综合司副司长田成川和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陆新明分别介绍《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和COP26相关情况,并共同回答记者提问。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主持发布会。 (点击文字查看11月发布会全文实录)
南方都市报: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改革制度实施三年多以来,各地执行情况如何,在立法方面取得了哪些经验?
别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和全面试行五年多以来,各地各部门初步构建起了责任明确、途径畅通、技术规范、保障有力、赔偿到位、修复有效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在推动国家和地方立法、规范诉讼规则、完善技术和资金保障机制、开展损害赔偿的案例实践、推动修复受损的生态环境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阶段性的目标已经完成。截至11月底,全国各地共办理了7600余件生态环境赔偿案件,涉及的赔偿金额超过90亿元。
人民日报:《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提出了8个标志性战役,请问是怎么考虑的?下一步怎么做好组织实施?
田成川:“十四五”期间,生态环境部将会同有关部门,重点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落实顶层设计,wm视讯细化任务分解,抓紧编制8个标志性战役行动计划;二是强化统筹协调,加强政策统筹、机制统筹、资源统筹、力量统筹;三是加强指导帮扶,完善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攻坚机制,指导地方因地制宜细化落实举措。
封面新闻:近日有个别地方对本地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项目提出了碳指标管控要求。请问生态环境部对此有何评论?
陆新明:对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项目参与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机制产生的减排量,国家已经出台相关的制度文件予以规范。wm视讯地方政府无权对项目业主参与减排量交易的正当权益进行限制或收归己有。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是全国易,地方不应该出台与国家有关政策相悖的“地方保护”政策。
王开宇:生态环境部组织制定了《地方水产养殖业水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制订技术导则》,近期将正式出台,主要用于指导和规范各地因地制宜出台地方排放控制相关标准,精准开展地方水产养殖业污染防治工作。下一步,将加强导则的宣贯和培训,以水产养殖主产区相关省份作为试点,推进和支持地方编制适用本区域的水产养殖业尾水排放标准和污染控制技术规范,开展水产养殖尾水治理和循环利用模式、技术研发与示范,并进一步提升对水产养殖的监管能力。
12月23日,生态环境部举行12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司司长刘志全出席发布会,介绍加强生态环境源头预防和过程管控,推动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相关情况。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主持发布会,通报近期生态环境保护相关重点工作进展,并共同回答记者提问。 (点击文字查看12月发布会全文实录)
封面新闻:近年来生态环境部在深化环评“放管服”改革、做好“六稳”“六保”任务等方面给予了哪些支持,wm视讯下一步还有什么考虑?
刘志全:生态环境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自觉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考量,狠抓改革创新,深化“放管服”改革,既守好环保底线,又努力保障民生和经济社会发展是狠抓简政放权,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狠抓放管并重,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狠抓审批服务,加强企业和基层帮扶。“十四五”期间,生态环境部将继续深化环评领域“放管服”改革,优化完善环评管理链条,不断提升审批服务水平,全面加强环境准入和监管。
路透社:近期有消息称一些北方地区的企业,被要求减产以保证冬奥会的空气质量。对此想请问这个消息是否属实?政府是否有计划要求北方地区工业企业在冬奥会之前和冬奥会期间减产或者停产,以改善冬奥期间北京和张家口地区的空气质量?
刘友宾:网上有传言说冬奥会期间将大面积关停企业,这些传言不属实。关于冬奥会、冬残奥会期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生态环境部届时将指导北京、河北等地依法依规采取合理的环保措施,并要求做到精准、科学,做好信息公开,尽可能减少对经济社会运行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