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博体育2003年是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的第一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开局之年,是开创新闻出版工作新局面的重要一年。新闻出版战线广大干部群众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高举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认真学习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学习、宣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为主线,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为突破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发展、改革、监管、队伍建设都取得了新成绩,在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学习、宣传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是新闻出版战线年工作的头等大事。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新闻出版战线把学习、宣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通过集中学习、举办报告会、召开座谈会、交流会、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认真研读原著、全面领会精神、着眼推动工作,迅速兴起了学习贯彻的热潮。中央提出要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之后,新闻出版总署及时认真组织学习“七一”重要讲话和在中央党校重要讲话精神,并就新闻出版系统贯彻落实作了具体部署。在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中,总署机关力求做到学在前面、用在前面,注意把集中专题学习和自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把总体部署和各部门各单位具体安排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兴起学习贯彻新高潮活动同各项业务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学习贯彻的要求和督促检查落实有机地结合起来,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全系统各级党组织也都结合实际,采取多种形式,兴起了学习贯彻新高潮。通过学习,新闻出版系统广大干部群众在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上取得了明显进展,进一步加深了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进一步增强了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召开后,总署党组及时组织学习传达,并就新闻出版战线如何落实会议精神进行了专题研究,提出了新闻出版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改进管理的一些具体措施。
为引导和帮助全社会加深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的学习和理解,总署和各省(区、市)新闻出版局积极制定计划、精心组织安排出版了一批有深度的学习、宣传和阐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的重点出版物。全国绝大多数出版单位,紧紧抓住学习、宣传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这条主线,根据自身优势、品牌特色,推出了一批学习宣传研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的重点选题(图书620多种,音像和电子出版选题50种),并认真组织出版。总署图书司会同中宣部出版局推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研究书系》。截至11月底,全国共发行十六大报告及辅导读物2亿多册(盘),其中十六大文件已发行上亿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已发行1000万余册,及时满足了广大干部群众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的需求。党政、时政等重点社科类期刊发挥各自特点,围绕学习宣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推出了一批有分量、有说服力的理论文章。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是党中央贯彻十六大精神的一个重大部署。总署党组按照中央宣传思想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举全系统之力,对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改革发展监管中的难点问题进行深入调查研究。从2003年初开始,就确定的22个调研课题,分别由总署党组成员牵头负责,克服非典的影响,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各地对这次调研工作非常重视,不仅提供了多方面的支持,而且还组织了具有各地特点的调查研究。通过调研,进一步弄清了新闻出版业面临的情况和问题,进一步加深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出版业发展规律的认识,为制定相关的改革、发展和管理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奠定了比较好的基础,一些调研成果已经成为中央决策的重要依据。
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给中国的经济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受到了严重威胁。总署始终坚持中央确定的“两手抓”的战略方针,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中央关于防治非典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及时成立了防治非典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预案,采取了一系列防护措施,确保了总署机关无一人发病,直属单位也仅有一例。在防治非典过程中,总署机关和直属单位的全体同志表现出了团结、自律、奉献、自强的良好精神状态,相关部门和省、局对总署机关给予了大力援助和支持。全系统各级管理部门和各新闻出版单位也都按照中央的要求,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认真落实责任制,尤其是注意把各类书店、书城、出版物批销中心、图书批发市场、出版物零售摊点等作为新闻出版行业防治非典的重点部位和重点环节,加大监控和防范的力度,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在加强自身防护的同时,注意充分发挥新闻出版行业优势和作用,组织新闻出版单位认真做好防治非典图书的出版发行工作和抗击非典的新闻宣传工作,开展对贫困地区和西部地区免费赠送图书活动。据不完全统计,组织出版、发行各类防治非典的图书、宣传挂图300余种(套)、4000余万册(套),有50种抗非典图书荣获国家图书奖特别奖。大多数省(区、市)新闻出版局和出版单位都向社会尤其是农村无偿捐赠了抗非典读物鸿博体育、挂图,表现了很强的社会责任感。为进一步丰富非典时期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总署会同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单位在全国广泛开展了家庭读书活动,受到、等领导同志的肯定和社会的广泛好评。各级管理部门针对防治非典的出版工作,加强对出版物市场的管理。主动了解北京等地区新闻出版单位受非典影响的损失情况,积极帮助争取和落实国家的优惠政策。
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大力组织实施精品战略、集约化战略、科技兴业战略、“走出去”战略、人才战略等“五大战略”,努力克服非典等不利因素的影响,新闻出版业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2003年新闻出版行业统计显示,新闻出版产业去年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主要行业基本情况如下:
——全国出版图书、期刊、报纸总印张为1806.93亿印张,折合用纸量418.59万吨,与上年相比用纸量增长10.75%。其中:书籍用纸占总量14.11%,课本用纸占总量11.77%,图片用纸占总量0.1%;期刊用纸占总量6.13%;报纸用纸占总量67.89%。
——全国共出版图书190391种,其中新版图书110812种,重版、重印图书79579种,总印数66.7亿册(张),总印张462.22亿印张,折合用纸量108.77万吨,定价总金额561.82亿元。与上年相比图书品种增长11.4%,新版图书品种增长10%,重版、重印图书品种增长13.2%,总印数下降2.9%,总印张增长1.3%,定价总金额增长5%。
——全国共出版期刊9074种,平均期印数19909万册,总印数29.47亿册,总印张109.12亿印张,折合用纸量25.64万吨(含高校学报、公报、政报、年鉴1704种,平均期印数429万册,总印数4287万册,总印张178015千印张)。与上年相比种数增长0.5%,平均期印数下降2.44%,总印数下降0.14%,总印张增长2.58%。
——全国共出版报纸2119种,平均期印数19072.42万份,总印数383.12亿份,总印张1235.59亿印张,折合用纸量284.18万吨。与上年相比,种数下降0.84%,平均期印数增长1.88%,总印数增长4.16%,总印张增长15.76%鸿博体育。
——全国共出版录音制品13333种,出版数量2.2亿盒(张),发行数量1.96亿盒(张),发行总金额13.25亿元。与上年相比品种增长8.43%,出版数量下降2.55%,发行数量下降1.65%,发行总金额下降2.94%。全国共出版录像制品14891种,出版数量3.54亿盒(张),发行数量2.6亿盒(张),发行总金额14.3亿元。与上年相比品种增长9.69%,出版数量增长61.84%,发行数量增长49.75%,发行总金额增长29.74%。
——全国共出版电子出版物4961种、9320.89万张。与上年相比品种增长5.26%,数量下降3.72%,其中只读光盘(CD-ROM)4930种、9285.5万张;高密度只读光盘(DVD-ROM)4种、2.6万张;其他光盘27种、32.79万张。
——全国共有图书发行网点67356处,与上年相比减少4468处。在图书发行网点中国有书店2785处,比上年增加12处;国有售书点10082处,比上年减少513处;其他类型售书点共54489处,比上年减少3967处。在其他类型售书点中:供销社售书点7731处,比上年减少1909处;出版社自办售书点599处,比上年减少21处;集、个体书店(摊)34384处,比上年减少1651处;其他11775处,比上年减少386处。全国图书发行全行业总购进162.41亿册,1146.33亿元,与上年相比册数下降1.88%,金额增长8.95%。其中:从生产者购进90.89亿册,比上年下降0.81%,购进金额770.7亿元,比上年增长17.75%。全国图书发行总销售157.54亿册、1070.2亿元,与上年相比册数下降1.9%,金额增长7.67%。
——全国共有书刊印刷两级定点企业1123家,比上年减少32家。其中:国家定点厂285家(出版系统国家定点厂78家),比上年减少1家;省级定点厂838家,比上年减少31家。全国印刷工业总产值159.29亿元(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17%。其中国家定点厂完成76.47亿元(占工业总产值48.01%),增长6.25%;出版系统国家定点厂完成35.25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22.13%),增长30.61%;省级定点厂完成82.81亿元(占工业总产值51.99%),增长6.10%。
——全国图书、报纸、期刊累计出口1077744种次、766.05万册(份)、2330.34万美元,与上年相比种次增长19.86%,数量增长23.45%,金额增长33.88%。2003年全国图书、报纸、期刊累计进口690645种次、1877.46万册(份)、14608.27万美元,与上年相比种次增长25.83%,数量增长32.34%,金额增长53.98%。2003年全国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累计出口126964种次、132.73万盒(张)、139万美元,与上年相比种次增长184.26%,数量增长49.97%,金额下降35.93%。2003年全国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累计进口10177种次、104.02万盒(张)、2272.64万美元,与上年相比种次下降18.11%,数量增长25.39%,金额增长85.84%。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及时调整和认真组织实施“十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十五”国家重点音像制品出版规划、“十五”国家重点电子出版物出版规划和“十五”国家古籍整理重点图书出版规划以及《印刷企业“十五”后三年总量、结构、布局宏观调控指导意见》。图书、报纸、期刊、音像、电子、网络六大出版,发行、印刷、光储存三大行业,发展态势良好,出版物内容质量、编校质量和印装质量有一定提高,市场兴旺,两个效益显著。
坚持政策引导鸿博体育、典型带动和具体指导相结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把坚持正确导向真正落到实处。按照“三贴近”的要求,进一步改进评奖工作,把群众的喜爱程度、市场的占有情况等作为重点的评价指标和检验标准,增加奖项的客观性、公正性、权威性。第六届国家图书奖评出了12个荣誉奖、30个国家图书奖、99个提名奖、50个特别奖,第三届全国优秀文艺音像制品奖和第八届全国优秀科技音像制品奖分别有104种和99种获奖。各个奖项的评选,起到了评出导向、评出品牌、评出榜样的积极作用,一批优秀出版物被及时地推介给广大人民群众,社会反响比较好。改进书号核发工作,在坚持按基数作为核发标准的前提下,加大奖优罚劣的力度,扶持优秀图书出版项目,书号资源配置向优秀出版单位倾斜。
积极为新闻出版业发展争取优惠政策。与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等部门协商,落实了科技类音像制品和科普类报纸享受返还增值税的政策,中国书报刊音像电子出版物都已程度不同地得到了国家优惠经济政策的支持。通过争取,财政部同意将使用统一书号的国家标准和部颁标准等出版物纳入增值税先征后返范围、将科技图书确认依据改为《图书在版编目数据》,解决了出版物增值税先征后退政策执行中出现的问题。
根据新闻出版业发展的需要,新闻出版单位有所增长。2003年,审核批准35家符合条件的企业新上可录类光盘生产项目,批准进口可录类光盘生产线家只读类光盘企业增线条,为加快发展中国光盘产业打下了基础。批准设立新的磁介质复制企业9家,全年新增印刷企业2477家。适应现代传媒发展的要求,积极推动跨媒体互动经营,新批准21家图书出版单位增加音像电子出版权,批准50家互联网出版机构从事出版业务。
适应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对外开放取得新进展。2003年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成为历史上外国参展商最多的一次,海外展台352个,来自4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500家海外公司参展,达成版权贸易初步协议8129项。经过多年的发展,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已逐步形成了“书刊贸易”、“版权贸易”、“文化交流”三大支柱和国际化、专业化两大趋势。在上海成功举办了第五届中国国际光存储设备展览会及技术交流会。因受非典影响,中国期刊代表团虽不能赴巴黎参加国际期刊联盟第34届大会,但在中央电视台的大力支持下,采用卫星线路远程传送,实时出席了会议并作发言,中央电视台四频道实况播发了全过程。这是中国在特殊时期采取的特殊办法,并取得了成功,得到了国际期刊界、中国驻法大使馆以及各有关方面的好评。与WIPO合作,积极开展双边交流。参与WTO审议中国立法和执法有关情况的应对工作,提交了应对美国、日本、欧盟所提问题的政策意见。参加由商务部牵头的中美部长及非正式贸易对话和中美知识产权磋商,并提供了有关版权保护情况和政策口径。就香港特别行政区国际著作权公约适用情况和《两岸直接通商实施方案》提供工作意见。各种国际书展参展活动取得了良好效益,达成版权项目约2000多项、贸易额约1500多万美元。2003年,新批外商投资印刷企业72家,投资总额4.6亿美元,注册资本2.4亿美元,批准外资增设印刷项目企业72家,新批外商投资分销企业4家。
认真落实十六大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要求,进一步加大新闻出版改革的力度,在市场主体培育、市场体系建设和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取得了新进展。
积极稳妥地推进集团化建设。2003年,全国新组建试点出版集团6家、印刷集团1家。各地也组建了一批集团。2003年2月,中国印刷总公司、中国印刷物资总公司和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等单位联合组建成立中国印刷集团公司,与总署脱钩。这是中国新闻出版业继成立中国出版集团之后,深化改革,实行政企分开、管办分离的又一重要举措。为了确保集团化建设健康有序地进行,会同中宣部专题研究了试点集团的优惠政策问题。在推进集团化建设的同时,继续抓好出版单位内部机制改革,推进大社名社走内涵式发展道路。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新闻出版单位的改革意识明显增强,进一步深化内部劳动、人事和分配三项制度改革,积极探索有效的经营管理体制和机制。
加快建立出版物现代营销体系。破除行业和区域壁垒,吸收社会资本、允许民营资本进入出版物总发行和批发领域,根据新颁布的《出版物市场管理规定》新批准了文德广运发行集团和北京国铁传媒投资有限公司从事书报刊总发行业务。在2002年《关于新华书店(发行集团)股份制改造的若干意见》和2003年《关于新华书店实行股份制改造中有关问题的通知》的指导下,全国新华书店股份制改造工作积极推进。广东、北京、福建等地已经完成股份制改造、四川、江苏、吉林、浙江等地也在积极进行之中。加快制定出版物发行网点设置规划,推动大市场、大流通格局逐步形成。出版物发行企业推行连锁经营、物流配送进展顺利,2003年中国已建立规模较大的连锁经营总部60多家,多种形式的连锁店已达到了5000多个。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在2002年以来国务院两次公布取消的行政审批项目中,新闻出版总署有9项,总署还将一批行政审批项目权限下放到或委托给省级新闻出版局;各省级新闻出版局也撤销了一批行政审批项目。2003年废止了97件规章及规范性文件,第二批废止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正在清理之中。对于保留下来的各项审批,正在建立严格的审批程序和监督制约措施。
认真贯彻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会议精神,在全面推进改革的同时,抓好新闻出版系统的改革试点工作。在中央确定的35家改革试点单位中,新闻出版系统有21家,其中报业集团4家、出版集团6家、发行集团6家、报社4家、出版社1家。总署专门成立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印发了《新闻出版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加强对新闻出版系统改革试点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各试点地区高度重视,试点单位改革热情很高。目前,新闻出版改革试点工作比较顺利。
“扫黄打非”工作继续保持高压态势,对各种非法出版活动和非法出版物的封堵、查处和打击力度进一步加大,尤其是把政治性非法出版物的查处和封堵作为重中之重。按照中办、国办转发的《2003“扫黄打非”行动方案》要求,组织开展了三个阶段性集中行动,部署实施了春节和学生寒假期间出版物市场的清理整顿、打击政治性非法出版物和“”等组织宣传品的专项斗争、非典期间出版物市场的治理、打击走私盗版光盘和非法光盘生产线的专项斗争、对部分香港报刊在内地非法销售的专项行动、打击盗版教材和教学辅导读物的专项治理、对在境外登记注册在境内非法出版发行的刊物专项治理等7个专项治理行动。从严查处了一批大案要案,有效遏制了非法出版犯罪活动。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1月底,各地在开展“扫黄打非”集中行动、专项治理和日常监管工作中,共出动执法人员201万人(次),检查出版物市场10万余个(次),检查出版物零售店档、摊点735万余个(次);取缔非法出版物市场1213个,查处违规出版物市场2059个,取缔、处罚非法和违规出版物零售店档、摊点89063个;取缔、关闭非法印刷厂点5808个;查缴各类非法出版物2.5亿余件,其中政治性非法出版物132万余件,“”等组织宣传品及其他宣扬伪科学出版物542余万件,淫秽色情出版物3772万余件,盗版音像制品和走私盗版光盘1.77亿余件,盗版教材和盗版教学辅导读物1517万件,盗版计算机软件699万余件。全年查获非法光盘生产线起,行政处罚35379人。与此同时,进一步完善长效管理工作机制,强化日常监管,加强队伍建设。全国有26个省(区、市)完成了“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的调整,有24个省(区、市)的“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新闻出版局。加强“扫黄打非”舆论宣传工作,组织“2003年中国销毁走私盗版光盘大行动”,全国30个省(区、市)集中销毁走私盗版光盘4200万张,中央电视台对广东省汕尾市主会场公开销毁活动进行了现场直播,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加大了对新闻出版单位违法违规查处的力度。2003年,共查处违规报纸115种、期刊47种;对3家出版社作出内部整顿或停业整顿处罚,对2家出版社发出违规通知,对4家出版社通报批评,调查涉案出版单位90多家;对30多家音像电子出版社做出行政处罚或处理。在期刊抽查中对刊登违法广告的142种期刊进行违规处罚。查处违法违规光盘生产企业6家,吊销109家违法违规印刷企业经营许可证鸿博体育。加强了对“境外登记注册”在境内非法出版刊物和在华外籍人士的非法外文报刊的清查力度。为加强互联网出版监管,组织网络出版监管系统立项报批工作,积极筹建互联网出版监管中心。规范网络游戏出版,加强行业自律,组织制定网络游戏《健康游戏公告》,治理网络游戏“私服”、“外挂”活动。各省(区、市)新闻出版局进一步加强了对本地区出版物和出版物市场的监管工作。
制定《关于对不符合资格条件的印刷企业进行限期整改的方案》,会同有关部门积极稳妥地开展对不符合资格条件的印刷企业限期整改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保护知识产权工作取得新的进展,打击盗版和振兴产业双管齐下。加大执法力度,重拳打击各种损害公共利益的侵权盗版活动,整顿和规范版权保护市场秩序。2003年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春季打击各类盗版侵权”、“秋季打击盗版教材、教辅”、“打击盗版软件”三项治理行动。在治理行动中,版权执法部门共出动执法人员15万人次,检查市场2万个、摊点6.7万个,检查企业500多家、学校8000所,收缴各类盗版制品1290万件(张),共对2542家侵权单位进行了行政处罚,罚款281万多元,取缔非法商户1981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案件13件。加强与香港海关合作,国家版权局与香港海关签署了《保护版权打击盗版光碟合作互助安排》,内地委托香港复制企业加工光盘的数量,由过去占香港复制加工光盘总量的60%,降为现在的20%,有效遏制了内地企业和单位违规到香港加工光盘的势头,为从源头上堵截光盘走私活动创造了重要条件。加强保护版权宣传工作力度,在中央电视台和部分地方电视台播出了反盗版公益广告,并制作了两种反盗版海报。开展了纪念著作权法实施十二周年宣传普法活动。积极落实《振兴软件产业行动纲要》,联合国务院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等9个部门召开了贯彻落实《振兴软件产业行动纲要》工作会议,制定下发了有关文件。
不断改进监管方式,提高监管水平。通过大力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各级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对在新闻出版业发展中政府职能的认识有了进一步提高。加强和改善了对图书、报刊、音像电子与网络出版物的审读工作,加强了审读专家队伍建设,改进了审读工作协调机制,通过审读及时发现了各类出版物存在的突出问题。重点审读图书超过320种,以总署名义查处30余种;重点检查166种教育教学类期刊编校质量,以总署名义查处32种。重点审读音像制品68种、电子出版物47种,作出行政处理50种。积极开展总署办公自动化和政府网站筹建工作,推行电子政务。完善了出版信息沟通制度和网络平台,中国图书出版网、国家版权局网、中国发行管理网、中国扫黄打非网、印刷数据库等相继开通。
新闻出版宣传报道工作和信息工作有了很大突破。新闻出版业的一些重点工作在中央电视台等媒体中得到了及时的宣传和报道。各级新闻出版管理部门信息意识有了明显增强,建立了由总署机关各部门和各直属单位、各地新闻出版局、各集团组成的信息网络体系,向中央反映新闻出版、版权工作重要情况的力度明显加大,全系统上下沟通、左右协调的局面初步形成。信息报送工作得到了中央办公厅等有关部门的肯定。
积极推动建立报刊出版评估论证制度,为报刊出版审批和监管提供科学的决策管理手段。在资格培训的基础上,开展记者证换发工作,建立全国新闻记者证管理及核验网络系统,方便公众查询,接受群众举报。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强化社会监管的要求,修订了图书、报纸、期刊等8个统计制度,调整了统计范围、统计口径、统计指标。
认真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印刷业管理条例》、《出版管理条例》、《音像制品管理条例》、《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等“一法五条例”,法治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积极稳妥开展“一法五条例”的配套法规、规章的修订工作,颁布实施了《关于外商投资图书、报纸、期刊分销企业管理办法》、《出版物市场管理规定》、《印刷品承印管理规定》、《著作权行政处罚实施办法》。召开了全国新闻出版法治工作会议,在全面总结近几年新闻出版法治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当前和一段时间新闻出版法治工作的重点。各级新闻出版管理部门依法行政的意识有了明显增强,依法行政的水平在不断提高,运用法律法规规范整个行业的力度进一步加大。
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坚决治理党政部门报刊散滥和利用职权发行的问题。中央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组成了由、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等13个部委参加的中央报刊治理领导小组,新闻出版总署作为领导小组办公室承担了大量的组织协调和具体工作。各地各部门按照中央要求,迅速行动,周密部署,落实报刊调整方案,纠正各种摊派和变相摊派行为,治理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全国纳入本次治理的党政部门报刊共有1452种,其中停办677种、改为免费赠阅的94种。10月下旬,根据中央报刊治理协调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派出10个督察组到全国20个省区市进行了督察,并通过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向社会公布停办报刊的名单,接受社会监督。基本实现了“停办一批、分离一批、整合一批”的目标,在切断部门职权和报刊经营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坚决制止各种摊派和变相摊派行为,减轻基层和农民订阅报刊负担上初见成效,受到广大干部群众衷心拥护。加强日常管理,建立长效监督机制,巩固专项治理工作成果。在开展报刊治理的同时,根据中办〔2003〕19号文件精神,总署会同国务院纠风办等部门下发了《关于全面实行乡镇村级组织农村中小学校公费订阅报刊最高限额标准,切实加强监督落实工作,减轻基层和农民负担的通知》,落实公费订阅报刊最高限额制。
认真做好中小学教材价格管理工作,切实减轻学生及其家庭负担。将实验教材纳入中小学教材管理范围,实行中准价。会同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等7部委开展了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与国家发改委联合发文,对系列开本的中小学教材一律参照现行中准价标准从严核定价格做出规定。理清编、审、印、发各环节的职责,严格规范中小学教材出版发行秩序,加大对中标单位出版、发行教材专有权的保护力度。
采取严格自律、自查自纠、限期改正、专项查处、舆论曝光等五项整治措施,狠刹图书“高定价、低折保”歪风,取得初步成效。开展“2003年辞书质量专项检查”,查处了19种不合格辞书,并在媒体上公布,在出版界引起很大震动,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
全系统各级党组织和各级领导班子能够按照总署党组的要求,进一步增强了做好党建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坚持一手抓党建工作、一手抓业务工作,努力做到党建工作与各项业务工作同步布置、同步落实、同步检查、同步考核。
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坚持不懈地用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新闻出版系统广大干部群众,把思想和行动进一步统一到中央一系列重要战略部署和对新闻出版工作的各项要求上来。召开全系统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总结经验,研究问题,明确任务,进一步指导和推动新闻出版系统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
以各级新闻出版管理机关党支部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在抗击非典斗争中,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据统计,在抗击非典斗争中,总署机关和直属单位共10个先进基层党组织和30名优秀员受到表彰,全国新闻出版系统共200多个先进基层党组织和600多名优秀员受到表彰。总署党组加强了对总署机关各党支部书记的培训,扎实开展了一系列党支部活动。各地新闻出版局机关党支部也结合实际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加强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总署党组织机关党员干部认真学习贯彻中经委二次全会和国务院廉政建设工作会议精神,从加强教育、完善制度、强化监督入手,进一步加大源头治本的力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了新的阶段性成果。开展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五个一”(读一本书、观看一次录像片、参观一次反腐败图片展、听一次反腐倡廉报告、进行一次廉洁从政知识测试)系列教育活动,对署机关党员干部进行教育。认真贯彻中央精神,落实对驻总署纪检监察机构实行统一管理的试点工作。总署建立了廉政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加强了廉政工作的领导。总署党组制定并实施了《新闻出版总署领导班子及成员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办法》、《新闻出版总署领导班子成员党风廉政建设情况沟通办法》、《新闻出版总署领导班子成员述廉工作实施办法》,审议通过了《新闻出版总署机关直属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暂行办法》、《总署机关和直属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并层层签订责任书。针对行政审批、人事、财务等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制定并认真执行《关于加强行政审批制度建设推进全系统党风廉政建设的意见》、《新闻出版总署预算管理暂行办法》、《新闻出版总署内部审计工作暂行规定》、《新闻出版总署政府采购管理暂行办法》以及《图书审读经费使用管理办法》等10多个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制定《报刊审批工作规定》、《音像电子和网络出版行政审批规则》、《图书出版审批工作暂行规定》、《关于规范署机关内设机构召开会议和组织活动的通知》、《关于规范庆典活动、首发仪式、座谈会等公务活动的通知》,规范审批行为和公务活动。全系统共建立各种规章制度300多项,初步形成了对行政权力的内部约束机制。在组建各类集团、进行资产重组、实行股份制改造过程中,及时制定有关政策,全程跟踪监督,有的放矢加以防范,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
切实加强队伍建设。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总署机关和部分省局开展了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工作。各省(区、市)新闻出版局结合本地区新闻出版发展、改革和监管的实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坚持不懈地提高新闻出版从业人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继续在中国出版单位实行专业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共有13000人报名参加考试,总合格率为36%。出版物发行员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工作在全国全面推开,截至2002年底,全国已在29个省市区建立了鉴定站,50000多名从业人员参加鉴定鸿博体育,30000多人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并持证上岗。继续推行新闻出版单位领导干部持证上岗制度,加大了岗位培训的力度。2003年总署组织培训新任出版社(报社、期刊社)社长、总编辑(主编)300余人,各省局共培训5000余人。结合全国记者证换发工作,下发通知,要求在全国报纸、广播电视系统组织开展新闻采编人员培训工作,加强对新闻采编人员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新闻出版法律法规、新闻职业道德教育。总署培训6400多人,全国新闻出版系统共103000人参加培训,广播电视系统有90000余人参加培训。
地方新闻出版管理机构和执法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至2003年,在地市一级,全国332个地市州盟中,单设新闻出版局的71个,在有关部门加挂新闻出版局牌子的150多家,共220多个地市州盟设有新闻出版管理机构,约占总数的70%;在县市一级,全国2800多个县区市中,单设新闻出版局、新闻出版管理办公室、出版物市场稽查队的100多家,在文化局等部门挂牌的300多家,共400多个县市区设立新闻出版管理机构,约占总数的1/7左右。目前全国单设新闻出版局的管理人员3425人,加上挂牌、合署办公、稽查队伍管理人员,总人数超过了5000人。